近年来,为助推企业发展,常熟市公安局积极融入经济发展大局,聚力安商利企、法治环境、特色服务全力保障“企业敢干”,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公安力量。
访企问需 对症开方 聚力安商利企出实效
“多亏张警官来厂里走访时发现了问题,不仅追回了价值20多万元的原料,还帮我们重新制定了管理制度,彻底弥补了安全漏洞。”化工企业负责人说。不久前,常熟市公安局滨江派出所民警张敏至辖区一化工企业走访,发现该企业员工钻企业制度空子,伙同他人盗取工厂原料,民警立即行动,成功将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今年2月以来,常熟公安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采取上门走访、警企恳谈、宣讲会等形式,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倾听,听取企业关于治安管理、消除隐患、预警防范等方面的需求,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防”建设,一企一策,即时跟进,精准提高,为企业高速发展清除障碍,推动企业“零刑案、无阻扰”。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公安的保障就到哪里。董浜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一家不锈钢设备制造公司时,企业负责人提出:“工厂集中的地方都是开发区,夜里人烟稀少,担心有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安全感,常熟公安帮助企业建立安保巡防队伍,以企业内部保安队伍为基础,整合巡逻警力,共同开展防范工作,昼夜不间断巡逻,构建公安主导、企业主责、部门联动、警企共治的警务模式。
“下夜班的路上,看到警企巡防队的身影,感觉特有安全感。”在厂里上班的小李说。
今年以来,常熟公安“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走访、服务企业3600多家,收集办理企业生产管理难点240余条,调解涉企矛盾纠纷50余起,帮助建立警企巡防队12支。
部门联动 打宣并重 聚力法治环境有妙招
“诚信经营是商家的立身之本,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更是电商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4月9日,服装城派出所民警高臻达在直播基地的“电商培训班”专题宣讲中说道。
常熟有直播基地10多家,孵化、引进直播账号近1.1万个,线上贸易占比近47%。针对电商行业发展新、从业人员变化快、网络传播影响广的三大特点,常熟公安联合莫城街道、基地运营企业、商务、综治、新市民等部门,组织开展“电商培训班”,开设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法律责任、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信息安全保护、仓库安防常识等课程,实行“开播先开班、毕业再从业”的管理模式,让网红主播懂法、守法、宣法,促进电商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电商培训班”已经开办25期,共有6000多名主播毕业从业,发动网红主播群体穿插反诈直播80多场。
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既要宣传预防,也要惩治违法。“电商产业的兴起,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有了新阵地。”4月10日,每月一次的四方联席研讨会在常熟市公安局如期召开。
近年来,为打击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经济犯罪,常熟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检察院、法院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实施办法》,搭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四方互通互联平台,明确细化联合检查、线索流转、行刑衔接、案件会商、宣防服务等联动事项,攥指成拳守护知识产权高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常熟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13.9%,知识产权领域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便企优服 随到随办 聚力特色服务很舒心
“我们企业突然有个大额订单要出国洽谈,急需出国手续。”梅李派出所接到企业负责人求助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为企业加急办理相关手续。
为方便企业办理业务,常熟公安行政服务窗口设置企业办理专窗,优先为企业提供出入境加急办证、车驾管、申报设立集体户口、办理门牌编制等服务,实现随到随办、一窗通办,还提供电话预约办理业务并适当延长业务办理时间,真正把“帮企难、解企忧、暖企心”做到精致、细致、极致,回应企业、群众期盼。
为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常熟公安通过建设“公安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实现公安行政许可服务类事项100%上网,不见面事项达95%以上。并且,在全市布点推广“公安政务服务一体机”等自助设备,构建更大范围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平时工作忙,驾驶证该换证了,一直没空去,正好有24小时交警自助服务大厅,吃完饭散个步的工夫就办好了。”企业员工张先生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常熟公安靠前服务、惠企便民,汇聚优势力量和资源,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常熟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大队大队长杨云说。
接下来,常熟公安将不断拓宽为企服务阵地,探索开展护航经济制度,加强涉企风险预警防范宣传,努力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