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元复杂的基层矛盾,吴江区公安局盛南派出所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为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以来,盛南派出所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26起,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6.1%。
“乡音调解” 巧化纠纷破难题
“张警官,还是你有办法,要不是你们帮忙调解,我和老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和睦。”近日,在盛南派出所调解室内,居民周女士给民警送来一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原来,在不久前,周女士与老乡老李因陈年旧事产生争执,并发生撕扯。由于两人的温州口音太重,民警张华英立即联系了“老乡调解队”,邀请温州商会的徐先生参与调解,经过近3个小时的耐心劝解和细致工作,矛盾圆满化解。
盛南派出所辖区位于吴江高新区,共有厂企2313家,外来人口8.2万余人。针对辖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实际问题,盛南派出所充分发挥老乡间“地缘近、人缘亲”的优势,从辖区各商会中挑选善于沟通、责任心强的商会成员组成一支“老乡调解队”,采用“以外调外”的模式,促进调解效果最大化。
“‘老乡调解队’的成员社会经验丰富,处理各种问题把控有力、进退有度。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他们是亲人、是‘老娘舅’;对于我们而言,他们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我们将持续壮大队伍,动员更多的外来建设者参与进来,为辖区的和谐发展增砖添瓦。”盛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华英表示。
“靠前排查” 源头化解防激化
“大家同事这么多年,不要为这件事伤了和气……”日前,盛南派出所“炼红巡逻队”的志愿者孙先生发现自己的同事刘某因加班费金额与财务负责人难以达成一致,发生了激烈争吵,矛盾随时可能激化。孙先生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民警,并从打“感情牌”入手率先安抚双方情绪,最终在民警的密切配合下,一时的“矛盾结”很快变成了“和谐扣”。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为进一步做好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盛南派出所专门组建了一支由民警、辅警为核心,辖区热心市民广泛参与的“炼红巡逻队”,确保矛盾靠前排查,纠纷一线化解。“有这样一支队伍,就像多了一双‘火眼金睛’,可以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防范,工作的主动权大幅度提升。”盛南派出所社巡队队长郭海军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也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此,“炼红巡逻队”多次深入辖区人员密集处和矛盾多发区域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美德故事、典型案例、矛调方法”等多项教育内容,并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析理、以案说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跟踪回访” 巩固成果促和谐
“警官同志,放心吧,自上次调解后我和他的关系不那么紧张了。”日前,盛南派出所民警、辅警深入辖区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回头看”时,居民张女士感慨地说:“现在的公安工作做得可真到位。”
近年来,盛南派出所在保证高调解率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和辖区特色,不断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源头活水,总结、提炼出“实时跟进、未雨绸缪、对症下药、持之以恒”十六字工作法,就已调解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回访。民警根据纠纷的性质、规模大小、处置难易、社会影响等因素,将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划分“红色、橙色、蓝色”三种级别进行区分建档,按照清晰的级别划分,抓稳抓实矛盾纠纷回访工作,确保受理的矛盾纠纷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严防因解决不彻底而导致纠纷死灰复燃和激化升级。
针对回访对象的不同生活规律,民警遵循“错开群众繁忙时间、延长自己工作时间”的原则,采取错时回访、预约回访的方式开展工作。“实施‘错时走访’弹性工作制,不仅能有效提升回访质量和效果,还能向群众充分展现出我们用心倾听群众呼声、用情解决群众诉求的决心。”盛南派出所民警邱东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