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茶园 香远益清
苏州吴中法院做好“护茶”大文章
2023-04-12 14:10: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万亩茶园新芽初萌,茶农们穿梭于满山新绿中。采茶季甫一到来,苏州吴中区法院“茶果产业司法服务团”分批走进茶山茶园向茶农们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今年的茶叶收成怎样?收购过程中是否存在拖欠茶叶货款的现象?”每到特色农产品丰收的时节,“茶果产业司法服务团”都会出现在茶园果园,对茶果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交易、物流、土地流转及品牌保护等各环节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法律合规指引。

  吴中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启海介绍说,茶话会,是对茶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促进人际交流的媒介。近年来,该院主动对接辖区产业振兴司法需求,以茶“化”会形式,聚焦茶产业发展的法律需求,同茶业协会、碧螺村委会、茶农代表们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以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主动询问茶农茶商司法需求,将“需求清单”变司法服务“履职清单”。以“嵌入式”司法服务融入洞庭山碧螺春茶特色产业链,助力吴中区进一步擦亮“生态绿茶第一品牌”,为吴中区“茶文化、茶产业、茶品牌”融合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种植、维护、采摘,茶农经年的辛苦,只为了茶叶交付后的回报。经济开发区法庭庭长何亚平表示,作为属地法庭,他们在案件承办过程中发现,实际经营中,不少茶农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粗放经营、法治意识不强等问题。该院针对茶农们关心的法律问题,编制乡村特色产业法律风险防范、典型案例等普法宣传册,助力茶农茶商预防法律风险,依法诚信经营。

  据介绍,该院开通绿色通道,依托科技法庭力量,通过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视频庭审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化解途径,今年依法快调、快处涉茶果纠纷3起,其中一起矛盾较深的涉及茶树、果树种植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通过在线协调沟通,仅用时7天予以化解;一起碧螺春茶叶买卖合同纠纷通过线上庭审快速审理,当天庭审当天即出判决,有效减少当事人来往法庭诉讼成本,确保不误农时。

  “包装上、广告宣传上,遇到了‘职业打假’”“因为打官司,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招投标”……夜晚9点,开发区法庭副庭长梁虹的一个微信群还在热火朝天地“刷屏”,茶商们争相反映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惑。这是服务团建立的“司法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微信群”,全天候为群内46名茶果产业从业者答疑解惑。

  走进“碧螺茶乡”洞庭山,放眼望去尽是翠绿环绕,茶农在田间谈笑着劳作。清风徐来,一幅未加修饰的田园春景图跃然眼前。而这一切,离不开红色天平的点缀。

  太湖度假区法庭庭长王东海告诉记者,该院与当地司法所、村(社区)及茶业协会协作,构建“法庭+法律服务点+司法联络员”一体化便民服务网络,形成茶果特色产业纠纷专业调处机制,致力将茶果产业打造为“无讼”产业。

  “感谢法院的贴心普法,既让我们少走弯路,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也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茶企相关负责人对上门走访的法官们说道。随着碧螺春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众多知名茶品牌,但也带来了商标被侵权等维权问题。吴中区法院积极与苏州中院知产庭开展院庭协同,依托“苏知和合坊”,通过巡回审判和典型案例宣讲活动,传播诚信交易和规范签订合同理念,提升当地茶农茶商、果农果商法律意识。发放风险提示宣传手册120余份,积极宣传保护地理标志的重要性及错误使用地理标志的危害,杜绝品牌仿冒行为,从源头规范交易秩序。

  董启海表示,一片茶叶,一抹茶香,可带动一个绿色朝阳产业。吴中区法院将持续在服务保障茶产业上加强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延伸司法触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多元调解工作,全方位助力洞庭山碧螺春茶等茶果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