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青葱的田园果林、横无际涯的长江滩涂、小桥流水的现代农庄......走进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美丽景象令人赏心悦目。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坚持靠前问需,为农旅融合、产业兴旺深度护航,共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精准护航 农业重点项目
近日,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东社区的一片麦田旁,项目责任民警刘静正在小心翼翼地安装红外报警设备。
这片面积达5500多亩试验田里正在生长的,是省级农作物综合测试新品种小麦。该育种采用全国前沿技术,已进入田间试验的攻坚阶段。
“当前正值小麦拔节的关键时期,稍有踩踏和误喷农药损伤都极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刘静介绍。
在试验田周围设置保护标志,加强周边视频监控物建……作为重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责任民警,刘静自该试验立项起就全程跟进保障。按照市公安局“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项目民警实地走访,由各警种组成的专班实时掌握进展情况、问题困难、风险隐患,集全局之力确保服务发展“有求必应”。
年初,在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张家港市位居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协力共护 农村安全生产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良田承载区。不同于传统农村,这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对于公共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为全力打通基层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家港市公安局主动深化“村警联动”长效工作机制,牵头整合共治力量,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队伍。结合每年旅游旺季,在农忙、集市等重点时间节点,由民警牵头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发挥人熟、地熟、行业熟的优势,开展公共安全监管联合治理。
今年以来,由张家港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定期对整个示范园农业企业、个体农户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会诊”,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41处。组织现场安全技能培训8次,受教群众超5000人次。
细化优化 护农爱农举措
今春,几十亩反季瓜果在大棚顺利投产,眼看小苗长势正旺,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朱家宕村的种植户老李却整日唉声叹气……原来,眼下大棚里蔬菜马上就要迎来插架、绑藤蔓、人工授粉等需要大量人工的环节。但是今年农业发展火热,大型种植基地招工规模大增,个体种植户老李头一次遇上了“招工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家港市公安局后塍派出所立即对辖区内个体种植户“用工难”问题进行细致摸排,制订专项“个性清单”,联合各(村)社区组建临时劳务市场,召集80多名有经验的农户和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12户个体种植户备耕人力应急保障中去,及时抢救了近300亩茁壮成长的小秧苗。
“共性+个性”两张问需清单是今年张家港市公安局“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项服务举措。每张清单明确时序进度、措施抓手,由基础管控中心按照“共性问题集中办,个性问题专门办”的思路,精准指导社区民警对标对表、扎实落实各项服务举措。
“推出两张清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无感’助农惠农保障,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徐向前说。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先后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新农村社会治理、侵农违法犯罪预防等领域制订了8张“共性清单”,各项工作序时推进,并完成了“涉农纠纷、招工难、销路不畅”等52张“个性清单”的对账销号、回访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