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注入“法治力量”
2023-02-10 17:00:00  来源:新华日报

  2月3日,苏州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全体会议暨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全市政法机关落实“四敢”要求 保障“企业敢干”十项具体举措》,为“企业敢干”提供法治保障。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苏州政法机关出台十项举措,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苏州市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全力保障“企业敢干”,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政法担当、贡献政法力量。

  主动担当 

  以法治力量保障“企业敢干”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1月2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苏州市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召开,要求“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干出好势头、干出新业绩,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发出了苏州“四敢”最强音、吹响了苏州“四敢”集结号。

  政法机关是依法保护企业的先锋队,是法治惠企的主力军,在落实“四敢”会议精神、营造“企业敢干”环境、推动法治建设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苏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爱军表示,让企业敢干,就要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迸发生机活力。“苏州政法机关推出十项具体举措,旨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让企业有底气、有信心,更想干、更敢干。”

  “企业的发展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黄爱军介绍,为了让举措更具精准性和可操作性,春节假期一结束,苏州市委政法委就会同苏州市工商联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听取了企业家代表就政法机关保障“企业敢干”提出的意见建议,并会同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政法各单位针对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相关措施。

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法官为企业纾困解难

  依法办理劳动争议案件,精准打击拒执犯罪,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服务企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涉企纠纷多元解纷机制……翻阅十项举措,干货满满,内容聚焦当前企业的发展痛点、难点、堵点和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打击、保护、服务、促进四个方面支持保障“企业敢干”,彰显苏州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发展、保障“企业敢干”的担当作为。

  事实上,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苏州政法机关一直在行动。近年来,苏州相继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全市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20项措施》《苏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等系列文件,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措施有了,重在落实。2月5日召开的苏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强调,政法机关要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落实全市政法机关保障“企业敢干”十项具体举措,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全力维护在苏州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秩序。在此过程中,各政法单位既要横向联动,又要纵深推进,确保方案落实落细。

  落实落细 

  凝聚合力纵深推进 

  十项举措出台后,苏州公、检、法、司各职能部门积极响应,结合自身职责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为“企业敢干”助力提气。

  2月6日,苏州市检察机关出台《服务保障“企业敢干”工作方案》,以三十四条扎实举措,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审慎办理涉企案件、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实质性化解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强化涉企案件法律监督、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个方面,贴心地为企业送上一系列法治服务“大礼包”。

  2月8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司法服务保障“企业敢干”十八项举措,聚焦依法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加强企业司法保护力度、优化司法服务保障机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四个方面,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苏州市公安机关和苏州市司法行政机关也在紧扣十条举措细化服务方案。苏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司法行政机关将从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畅通企业非诉服务绿色通道、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深入推进“法企同行”、提升“关证一链通”产品品质、强化公证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实施更细、更精准的相关举措,服务保障“企业敢干”,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昆山市组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团服务企业

  “政法机关各职能部门的举措将重在实效。”苏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周斌伟介绍,从总体上看,政法机关保障“企业敢干”具体细则,涵盖打击涉企犯罪、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惠企服务等方面,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苏州凯灵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建新认为,当前出台十项举措,非常及时,也很精准。“企业‘走出去’,离不开专业的国家法律服务平台,政法机关为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为我们规避法律风险、全心投入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关举措和实施细则落实成效如何检验?根据计划,接下来,苏州市委政法委和苏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将开展全过程法治督察,督促各级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此外,还将在今年三季度跟进收集企业和企业家意见建议,围绕四季度攻坚冲刺工作修改完善相关措施,努力让企业和企业家专心经营、安心创业。

  随着苏州政法机关各项保障“企业敢干”举措陆续落地,一幅更加美好、令人期待的干事创业的火红画卷,将徐徐展开。

  服务前置 

  把“平安包”送进企业 

  “十条举措中,专门有一条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有了法治的保驾护航,我们就更有信心去创新,更有信心把龙凤金店做成一个百年字号。”苏州市总商会副会长、苏州市龙凤金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梦潇收到政法机关送来的十条举措时,正准备着元宵节金店的相关营销策划活动,她对龙凤金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和唐梦潇一样,近日收到政法机关支持保障“企业敢干”十条举措的企业家还有许多。尽管每家企业情况不一样,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是包括依法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加强执法司法保护、信用修复四个方面在内的十条举措,总有一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企业宣讲法律知识

  不光要送举措进企业,还要对举措进行解读,让企业需求和相关举措产生“化学反应”。近日,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政法办联合张家港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实地走访张家港中盈环境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座谈交流和政策举措宣讲,为“企业敢干”把脉问诊。“十项举措对企业发展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每项举措都很有针对性,为企业安心经营和加速发展添了一把‘保护锁’。”企业负责人殷叶飞说,在政法部门的护航下,企业真切感受到创业安心、就业安心、生产安心的良好发展环境。

  服务保障多一份,企业发展信心就会多一分。太仓市总商会副会长、苏州华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岳海说,“这十条举措我们把它比作一个‘平安包’。有了这个‘平安包’,我们企业就可以放心地干、安心地干、大胆地干。”昆山长江线缆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彩花对此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对措施的出台备受鼓舞,今后,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做到依法诚信经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苏州是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具有最优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十分活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苏州市场主体达287万户,总量稳居全省首位和全国城市前列。其中,近88万家企业共同构成了苏州经济的基本盘。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助推剂、火车头。毫无疑问,未来,企业还将在苏州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望亭派出所民警为辖区企业员工快捷办理业务

  一直以来,苏州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如今,苏州政法机关正积极践行“四敢”精神,拿出满满诚意和实实在在的服务保障举措,呵护好企业发展信心,打造更加温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立足苏州、投资苏州、深耕苏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认为,苏州政法机关出台举措保障“企业敢干”,是法治苏州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为苏州企业在勇于开拓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吃下“定心丸”,也为苏州在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提供最优法治保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