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恩鹏:烈火淬炼藏蓝初心
2022-08-31 16:44:00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吴江公安微警务、名城苏州小鱼视频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8月30日上午在京举行。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王恩鹏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烈火淬炼藏蓝初心


  个人简介

  王恩鹏,198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吴江区公安局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工作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省政法系统忠诚卫士”“江苏公安青春警星”等称号。今年8月,王恩鹏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对群众、对企业,他是热心、真心、细心,时时放心不下,而唯独对待他自己,总是一副让人心生不忍的‘狠辣心肠’。”这是派出所同事对王恩鹏的评价。从警14年,王恩鹏冲进火场时坚定的身影、雪中送炭时有力的双手、破局纾困时智慧的眼神,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与此同时,右肺三分之一钙化、左脚舟状骨骨折等伤病,也和他的荣誉勋章一起,成为了这位“拼命三郎”最深刻的诠释。

  他的心里永远装着群众

  夏日已至,持续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大家都已换上了清凉的夏装,脚上穿着轻便、透气的鞋子,唯独一个身影格外特别,那就是穿着一双高帮行军靴的王恩鹏。

  “他这可不是为了耍帅,是因为有伤。”说到王恩鹏,和他同年入警,同被分配到西湖花苑的同事可谓知根知底,“他这伤,完全是走路走出来的。西湖花苑社区共1067户,每一户他走到了,辖区情况搞得门儿清。”

  后来走访多了,王恩鹏的右脚踝一直扭伤,去医院诊断的结果是右脚脚踝韧带组功能丧失,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他却说:“手术周期长,太耽误事儿了!”于是王恩鹏采取了保守治疗,抽出脚踝中的积液后,一直通过服药控制伤情。同时,为了尽可能保护脚踝,他常年穿着高帮靴。

  在一次走访中,王恩鹏得知,辖区居民张大妈自家种的菜,隔三岔五就会被偷,虽说没多少钱,但老人家很心疼。彼时,辖区监控条件还不完善,调查了几天都没什么结果,于是王恩鹏跟自己较起了劲。每当他值班的时候,只要不出警,就一直开着警车、亮着警灯在菜地附近转悠,如果轮到自己全夜班,王恩鹏就干脆把车停在菜地附近当起了护菜“稻草人”。差不多这样巡守了几个礼拜,偷菜的警情还真就消失了。从那以后,附近的居民也都认识了这位年轻的社区民警,一看到他便热情相迎。

  今年2月初,王恩鹏意外扭伤了左脚,但因战“疫”需要,他一直未曾休息,直至3月初疼痛难忍,他抽空就医时才发现,之前的“扭伤”竟是左脚舟状骨骨折。然而,为了早日战胜疫情,他打完石膏又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直到单位给他发了“强制休息令”。哪怕休息在家,他还是会通过电话、微信安排、处理工作。

  面对同事们的关心,王恩鹏说:“社区工作是走出来的,不能因为脚伤有伤就不做事了,每次少走点,多花点时间,总能走完的,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不能辜负群众对咱的信任!”

  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一米八六大高个,壮硕的身材,白净的面庞,说起话来轻言慢语,一副斯文的样子。初见王恩鹏,很难将他与“救火英雄”联系起来。然而在2012年,他冲进火场的三楼,从阳台外侧救下了被大火困住的女孩。2013年,他冒着生命危险,连续两次冲进火场撤出两个烧红的煤气瓶,后因体力不支而昏厥。危险解除了,王恩鹏却因吸入过量烟尘,患上了沉积型肺炎,肺部留下了永久的钙化灶,后来又演变成代谢综合征,按照医生的说法,未来的日子中,他随时可能因为劳累而昏厥,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王恩鹏出生在军人世家,父亲和爷爷都是军人,小时候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王恩鹏,对制服有着别样的情节与理解。“我爷爷说过,制服承载着荣誉,这份荣誉和它所代表职业的使命紧密相连,只有履行好使命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这是王恩鹏的爷爷对军装的理解,也是他对警服的理解。如今,爷爷和父亲均已过世,但他们对于荣誉和责任的坚持,早已融入王恩鹏的血脉之中。

  身体的永久性伤痛没有停止他“拼命三郎”的脚步。“有个警情很棘手,有人坐在云梨桥外侧面朝河面要跳桥,可怎么劝,对方就是不肯下来!”2018年2月,所里的新警向王恩鹏打来了求助电话。云梨桥位于他所分管的社区范围内,各方面情况他相对熟悉,虽然休息在家,但得知这种情况他却始终放心不下,便立刻起身驱车前往。

  正值严冬,寒风凛冽,桥面离水面足足有30多米,情况已经愈发危急。王恩鹏翻过桥栏杆去劝导这名男子。没想到男子忽然一把拉住了王恩鹏,整个人带着王恩鹏滑下了桥!现场所有人的心仿佛都漏跳了一拍!只见他右臂死死拉住男子衣服,左臂紧紧钩住铁索,那男子整个人悬在半空,全身重量都挂在了王恩鹏身上。好在其他同事支援及时,这才将命悬一线的两人拉了上来,那时的王恩鹏已经整个人都脱了力,仰躺在地上半天难以活动,左臂和脖子上也被勒出了深深的血印。

  王恩鹏的同事说,在他的身上就有一股勇劲儿,他敢自己绑上安全绳,徒手攀爬到百米高空的塔吊上处置警情,每当危难时刻,其他人还在考虑时,往往他已经冲上去了。而对此,他坚定地说:“在那种场合,我是警察,容不得半点犹豫,我的所作所为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他用靠前服务践行入警初心

  “我们在叶泽湖花苑社区警务室试点引了入居住证制证机,只要符合条件,民警会为新市民现场制证,为的就是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更到位。”王恩鹏说。

  王恩鹏所在的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辖区人口约20万,外来人口接近15万,还有2000多家企业。担任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后,他便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能为辖区企业和群众做一点事,是我的从警初心”。

  带着这样的初心,王恩鹏总是竭尽全力攻难关、解难题。2020年12月,他以辖区内员工最多的企业为试点,成立吴江首家驻企警务室,引入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10个大项70余个小项的个人业务可一机受理,省去了企业及员工办理业务的来回奔波。

  2021年,辖区一家企业订单激增,员工数也从2000人激增至一万多人。一时间,企业内部警情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急剧上升。注意到这一情况后,王恩鹏将“驻企警务室工作法”带入了这家企业,靠前给员工普及反诈知识。警务室“开张”首月,该企业的电诈警情就下降了70%。

  “如今,我们的社区工作正在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型。”王恩鹏介绍,近年来,他还在全区率先试点智慧小区建设,建立智能化防控新模式,辖区违法犯罪警情实现7年连降;创新矛盾纠纷“微、中、大”循环处置体系,实现调解效率和解放警力的双赢;坚持数据赋能,开发“智汇e家”、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平台和“智慧公寓”等新市民服务系统,创新出租房“星级化”管理模式,不仅让辖区群众居家安心、创业放心,还助力社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6.7%。

  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恩鹏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有这么一句座右铭:“要对得起这身警服。”这是王恩鹏常说的一句话,警醒自己要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初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