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家港以党建引领赋能创新提质,围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建成市、镇、村三级集成指挥平台,探索具有张家港特色、时代特征、县域特点的党建引领数字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打造“党建+联动+治理”为民服务新模式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定位“红”
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的触角延伸至网格的末梢,构建起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专职网格巡查员为主体,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补充的“1+1+N”网格治理实体化力量,在疫情防控、同创共建、反诈宣传、帮扶困境儿童等工作中发挥党员力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工作“前移”到居民身边,真正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定位“联”
为融合辐射部门资源,体现实战效能,张家港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牵头相关单位构建党建联合体,成立攻坚行动支部,以“党建凝心·网格聚力”为主题,从智网工程、平安建设、制度保障、法治润心等工作着手,逐步实现“网格+警务”“网格+调解”“网格+普法”规范模式,持续锻造网格巡查员履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中心工作人员以及网格巡查员作为法律法规“讲解员”、政策宣传“传递员”、社情民意“记录员”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切实把“回应百姓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摆在网格化工作的突出位置。
高位推动,构建“1+N+10”集成高效的指挥体系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定位“全”
成立由张家港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部,下设4个工作组,并建立指挥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驻点办公,依托大数据赋能,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的实时监控、信息归集、研判预警、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督查考核等作用,实现市、镇两级平台数据的互通共享、实时交互,全力打造“一线通接、一网统管、一屏全览、一体指挥”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定位“通”
依托张家港智慧城市建设底座,有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实现指挥平台“一网通管、一屏全览”。截至目前,累计整合公安、交通、民政等56个单位有效信息数据超15亿条,为统一调度、协调联动、快速反应提供了数据支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被动“堵风险”向主动“查漏洞”转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和精准度。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网格”为一线“铁脚板”赋能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定位“准”
引入大数据、物联网、时空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赋能智慧治理,实现智能预警、自动派单、快速处置。疫情防控期间,张家港加强平台数据汇集研判,与公安、大数据加强数据融合互通,通过平台汇聚全量数据,每日更新中高风险地区来港返港人员、隔离点安排、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与疫情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同时,通过网格员上报、市民反映等多渠道、多方式实时汇集社会面涉疫信息,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定位“控”
开发建设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现场调度于一体的“空地联勤全景式实时指挥”项目,同步成立无人机中队并常态化开展巡查,通过对区镇无人机视频资源的集中汇聚,实现对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的统一调度。依托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对无人机视频图像的系统分析,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并自动生成工单,再由指挥平台派发相关单位联动处置,从而与陆地网格巡查形成互补,有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度与广度。
下一步,张家港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将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治理智慧化能力和水平,把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是否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准,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用心用情为百姓解决困难事、烦心事,不断增强港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