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法联动实现乘法效应——苏州构建“一院一品牌”多元化解机制
2021-10-19 10:21:00  来源:苏州中级法院

   “本以为这种涉二手车的官司,总得拖个一年半载,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今年初,王某发现其在一家二手车经销公司购买的“承诺无事故”车辆曾进行过维修,于是起诉要求“退一赔三”。依托苏州法院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专业咨询与共同调解的合力作用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化解了纠纷。

  今年以来,为助力打造“苏州最舒心”消费环境,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范围启动“舒心消费、法治护航”项目,积极与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深化联动,在全市法院开展消费纠纷联动化解“一院一品牌”创建工作,促使各类消费纠纷化解更便捷、更灵活、更高效。
  “多维度”发力

  “近年来,二手车诉讼屡见不鲜。由于汽车领域的专业性,法官对于争议车辆情况很难判断,往往需要委托司法鉴定,不仅费时费力,且矛盾难以化解。”太仓法院民一庭庭长王坤介绍。以上述案件为例,目前我国尚无法律法规对事故车作出专门界定,且该车多次转卖难以查询维修记录。在审理遭遇堵点、难点的情况下,法院找到了消保委。
  法官通过走访调查,查明案涉车辆仅更换左前门等覆盖件,难以认定为事故车,但销售公司未完全告知王某车辆维修记录,在法院和消保委的共同调解下,公司给予王某适当补偿,案件妥善化解。
  据苏州中院民一庭庭长祁锋介绍,近年来,全市法院在立足审判职能,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专业化审判团队的同时,强化调研、注重宣传、多元解纷,形成“1+3”的多维度工作架构,在妥善化解消费领域突出矛盾,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及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3月,省法院发布了全省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苏州法院共有3篇入选。其中一起涉网约车案件中,法院积极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实现了“审理一案、建议一件、治理一片、服务一方”的社会效果。
  “多方位”联动

  今年6月,吴某在姑苏区某蛋糕店购买蛋黄酥,食用1小时后出现呕吐反胃、腹绞痛等症状。吴某向姑苏区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申请姑苏区消保委调解。
  经市场监管部门抽检,未发现蛋黄酥存在问题。姑苏区消保委介入调解,双方对退卡及由蛋糕店另行向吴某支付一定款项达成一致,但对该款项的性质为“赔偿”还是“补偿”有不同意见。
  姑苏区消保委依据与姑苏法院联动解纷机制中的“个案调解现场指导机制”,邀请法官现场指导。派驻法官向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了解到,该两部门未接到过其他消费者对该蛋糕店的食品安全类投诉,派驻法官向吴某释明可能需通过鉴定确定不同承担主体,建议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原则妥善解决纠纷。
  经派驻法官与特邀调解员悉心劝导,吴某与蛋糕店达成了不退卡但增加补偿金额的调解协议,并向姑苏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姑苏法院经审查后向很快向双方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
  今年初,《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关于建立消费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的意见》落地实施,具体包括建立例会协商、诉调对接、纠纷化解时限、无争议事实记载、工作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处置、法律保护联动宣传等多项机制。
  “在这个大框架下,全市两级法院联合所在辖区消保委积极行动,建立消费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祁锋表示。人民法院和消保委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合力,为优化消费环境,拓宽消费纠纷解决渠道,降低消费维权成本,创造消费者友好型城市赋能加码。
  “多领域”覆盖
  目前,苏州法院形成了以中院为统领,涵盖10家基层法院的协同架构,各基层法院根据各辖区消费领域的特点,展开“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
  在汽车消费领域的品牌,有太仓市法院“保‘驾’护‘行’”,吴中法院“诚信为本、法治护‘行’”,虎丘法院“如‘虎’添翼、与你同‘行’”;互联网消费领域则有吴江法院“网市无忧”,以及常熟法院“无忧网购”;姑苏法院“天平筑诚信、消费新天堂”着眼于旅游、婚纱消费领域;昆山法院“如意昆山、消费天堂”,以及张家港法院“诚信经营、放心购房”则聚焦商品房消费领域;此外还包括金融消费领域的园区法院“红槌护航、金色消费”品牌,以及家具消费领域的相城法院“护匠心家具,促诚信交易”品牌。
  针对新类型案件,苏州法院注重强化调研能力,承办全省法院新型消费纠纷暨人脸识别技术相关法律问题研讨会,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消费纠纷、涉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调研,并就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保护相关问题赴上海参与长三角区域司法实务研讨会,对涉网络主播等新型互联网消费纠纷的案件进行研讨,梳理审理思路。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