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火眼金睛?
只一眼,喧闹人群中揪出嫌疑对象;
只一眼,海量监控中筛出蛛丝马迹。
今天,这一眼,不仅终结了诈骗,
更是保住了200万元。
人群中的一眼,锁定深陷迷局的她!
紧握着手机、神色慌张地接打电话,9月1日晚6时许,张家港市公安局妙桥派出所民警在辖区某超市附近巡逻时,一眼看到人群中一名慌乱异常的年轻女子。
几分钟的驻足凝视,女子紧张焦虑的情绪全部落入民警眼中。出于职业敏感,民警主动上前问询。然而,女子看到民警后却沉默了,甚至有些抗拒。在民警的耐心安抚下,女子放下了紧绷心弦。
“我被通缉了,但我没有犯罪……”女子将手机交给民警,里面是一张通缉令。“别担心,这是诈骗!”在确认女子还未转账汇款后,民警将她带回派出所。
收到“通缉令”,筹措200万证清白!
原来,女子姓高,31岁,张家港人。当天下午,高女士在家中接到自称“警察”的电话,称有人利用她的身份办理银行卡“洗钱”犯罪。高女士按要求添加对方QQ,收到一张以她名字开户的存单照片,上面显示有200多万元的进账。
尽管高女士一再表示不知情,“警察”仍要挟她立即将200万元退还到“警方账户”,否则将会被逮捕。当看到自己出现在通缉令上,独自在家的高女士情绪崩溃。最终,高女士外出去银行查询账户,并开始想办法筹措钱款。
在派出所里,民警告诉高女士,她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所谓的“存单” “通缉令”,都是骗子用来行骗的工具。直到这时,高女士才从惶恐中彻底解脱。
反诈接连出击,警方精准堵截拆骗局!
高女士不知道的是,当她接到诈骗电话不知所措时,警方早已对她开启“保护模式”。只是高女士的一番错误操作,让她错过了更早被“解救”的机会。
其实,就在高女士在与“警察”通话过程中,一个来电显示为“苏州反诈中心”的电话打了进来。当时,高女士特意询问正在通话中的“警察”是否要接,对方厉声命令挂断不接。
就这样,高女士拒接了这通号码为“96110”的来自苏州市反诈中心的预警电话。万幸的是,高女士在筹措钱款时被巡逻民警发现,脱离了诈骗陷阱。
“以后看到‘96110’一定要接,这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民警送高女士离开时反复嘱咐。
敲黑板时间
谨记:这个电话必须接
市民如果接到来电显示为“苏州反诈中心”或“96110”的电话,一定要接听!!!
“96110”是公安机关反诈劝阻专线,当你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时,“96110”就会向你发出预警警报,请务必接听!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电话办案,更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清查账户”,也绝不可能通过电话、网络告知涉案人核查资金、下载APP或提现转账。市民应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号、密码、U盾及短信验证码等,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