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刚出头的小陈右腿被砍
构成重伤二级
对方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刑
但他始终没有拿到剩余赔偿款
另一边,又收到了医院的律师函
催他缴清医疗费
爷爷年迈、父亲残疾、女儿尚小
这场意外更是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绝望之际
他们向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
发出求助
……
历经两年多的努力
多元救助让这个家庭重获了希望
背后的温情故事,受到了
《今日说法》的关注
为民解困 彰显司法温情
7月30日、7月31日,《今日说法》以《没有兑现的欠条》和《检察官的三次走访》为题连续报道了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这也是该院为民办实事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场长达两年的救助工作,期间,相城区检察院检察官3次走访,多方联系,帮助被害人一家走出困境。
此次《今日说法》结合区检察院案件办理全流程,讲述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提起公诉、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职能。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出镜主持,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友军教授结合案例深度阐释检察职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今日说法》播出,在央视网、央视频APP、央视影音APP同步直播。
欠条变一纸空文
四口之家陷入困境
求助检察机关
7月30日,央视一套《今日说法》播出《没有兑现的欠条》,节目讲述了20岁刚出头的小陈在一起刑事案件中导致腿部残疾,小陈家庭情况也不容乐观,小陈的父亲是一个残疾人,小陈的女儿刚满5岁,爷爷年近八旬。小陈被伤害后,大部分赔偿款却没有到位。
一次事件,让一家人雪上加霜、因案致贫。小陈的父亲在他人指点下找到检察机关,相城区检察院对小陈父亲联合接访后,认为符合支持起诉的条件。
节目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友军教授深度阐释了检察机关帮助小陈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即《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周友军教授认为支持起诉是新时代检察职能和检察为民情怀的重要体现,并介绍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案件种类。周教授还结合实践、依据相关法律介绍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三种途径。
长达两年 三次走访
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7月31日播出的《检察官的三次走访》以检察官三次驱车400多公里走访小陈一家为主线,继续讲述在检察机关对小陈支持起诉后小陈的命运,展现在两年中检察机关积极履职帮助小陈一家解决生活困境:市县两级检察机关联合救助,共计向小陈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1.5万元,协调村委会帮助小陈办理残疾证,联合地方检察机关帮助解决小陈女儿入学户口问题……从支持起诉到司法救助,再到协调小陈生活上的具体困难,检察官不仅帮助小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治疗的问题,也让他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友军教授在节目中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这一定位之下,检察机关具有很多重要职能。周教授详细介绍了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公益诉讼案件中的具体职能。针对主持人的提问,周教授还介绍,除了检察机关,类似小陈这样的弱势群体还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途径寻求帮助。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真是具有人文关怀、深得民心,为你们点赞”“检察官两年内三次走访,维护小陈权益,历尽艰辛,好样的!” 众多网友在直播中点赞、留言。
持续探索
支持起诉+司法救助
全流程办案模式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主要针对刑事案件中的特困被害人,对于民事案件中当事人的救助相对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探索实现支持起诉和司法救助的无缝衔接,积极将民事案件中的特困当事人同样纳入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范畴。小陈案件生动诠释了“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的全流程办案模式。
2021年以来,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7件,运用“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全流程办案方式办理案件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