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院:“一体两翼” 执行再升级
2021-06-24 09:59: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苏州中院以“执行体系和执行能力现‍‌‍‌‌‌‍‌‍‌‌‍‌‌‌‌‍‍‌代化”为体、以“执行管理体制改革‍‌‍‌‌‌‍‌‍‌‌‍‌‌‌‌‍‍‌”和“执行数字化转型”为两翼的改革创新被最高院批示要求“认真总结,在全国推广”。事实上,一年来的执行质效也充分说明改革初见成效。今年1至5月,苏州法院共执结案件47340件,执行到位71.8亿元;实际执结率、执行完毕率分别同比上升2.2%、3.27%,结案平均用时同比缩短24.3天。
  6月8日,环省行采访团在苏州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听苏州中院审委会专委、执行局局长沈如的介绍。
  
  “双重领导”形成“一盘棋”
  2020年3月,苏州中院按照“双重领导”模式开展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运行一年多来,通过“统人”“统案”“统事”“统标准”,执行工作效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中院执行案件相对较少,主要作用在于强化制度供给。”沈如说,中院为了推动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统一出台近20个规范性文件,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执行理念、办案模式和执法尺度。“通过执行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实现‘双重领导’,形成了‘一盘棋’格局‍‌‍‌‌‌‍‌‍‌‌‍‌‌‌‌‍‍‌。”这也为层级监督整治消极执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比如,对于同一被执行人的多个执行案件,由中院统一指定执行法院,既节省了其他法院查询、执行之累,又能全盘考虑财产分配,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对于基层法院因各种原因不能执行的案件,通过中院提执、指定交叉执行等,加大执行力度。这两年,全市法院提级执行238件,指定交叉执行730件,协同执行59次。这次教育整顿以来,苏州中院将369条涉‌消极执行线索向基层法院集中交办,要求限期核查并逐案报告。以长期未结案件、终本案件为重点,对763件案件进行‍‌‍‌‌‌‍‌‍‌‌‍‌‌‌‌‍‍‌专项排查,召开法官会议逐案复核并‌提出60条整改意见。
  数字化转型重塑执行权运行
  在一起诉讼保全案件中,苏州中院收到当事人的银行账户续冻申请当天,通过“三统一”案管平台“发起事项”模块,向张家港法院发起“银行临柜”的执行事务办理,张家港法院收办后次日,就办结银行账号续冻手续,并及时将回执材料通过平台反馈给中院。
  在苏州中院执行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两级法院执行工作质效实现“一块屏”监管,打破了全市法院所有执行环节的“信息壁垒”,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互联互通体系,执行管理“一竿子插到底”。
  据沈如介绍,中院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两管一控”数字化执行系统,并在该系统下创新应用覆盖两级法院的“三统一”案件管理平台,将全部案件信息转化为数据信息,上传至“执行云”,为实现市域高效协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执行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将纸质卷宗转化为数字卷宗,而是执行权运行、监管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资源集约供给、统一调配,打破一人包案到底传统模式,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苏州中院副院长吴万江说,由监管中心对评估拍卖、案款发放等重要流程节点进行监管,也从‍‌‍‌‌‌‍‌‍‌‌‍‌‌‌‌‍‍‌源头压降了消极执行风险。截至6月11日,全市法院已清理案款5045笔19.56亿元。
  以“加法”联动实现“乘法”效应
  除了内部挖潜,苏州法院还向外部“借力”。3月19日,全市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联席会议在苏州中院‍‌‍‌‌‌‍‌‍‌‌‍‌‌‌‌‍‍‌召开,明确将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法治苏州建设工作监测评价内容,联‍‌‍‌‌‌‍‌‍‌‌‍‌‌‌‌‍‍‌动单位工作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督查范围。
  ——与市公安局建立查人控车联动机制。2019年以来,报送临控对象5003人,临控到位3160人,2499人被司法拘留,执行到位财产6181.04万元,327名临控对象自动履行义务。
  
  ——与工、农、中、建、交等主要银行达成了银行查冻扣一站式协议,实现网络查控的全覆盖。2019年7月以来,共发起网上不动产查询371541次、查封解封过户36190次、接收公积金查询反馈信息538140条。
  ——对接全市综治网格联动信息平台,全市10584名网格员成法院“编外”执行员。只要将协助执行信息推送至所有区域网格员移动终端,网格员就会主动协助送达文书、查人找物、化解信访等。
  苏州法院是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的发源地,相信这执行机制的改革又能创造一个“江苏经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