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警方阻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近16分钟专题报道,苏州警方阻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全过程。
揭秘网贷骗局!
2020年3月,苏州警方通过互联网巡查发现了一条“某银贷款”推广信息。
打开界面后,网页制作粗糙,据最底端的落款显示,该产品属于中部地区某偏远县城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所有,落款字体极小,很难让人发现。
警方初步判断,这则推广信息具有网络诈骗嫌疑。为进一步查明情况,侦办民警按照页面提示先后录入了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贷款额度,进行贷款申请操作。20分钟后,接到了一个手机号码呼叫,其自称是“某银贷款”的客服,要求他添加其工作QQ。
通过QQ,客服要求民警提供手持身份证的认证照片,远程签订贷款合同,并要求其向指定的私人账户转账5000元,以证明贷款人具备还款能力。
“这就是典型的诈骗桥段”
警方立即对“某银贷款”展开调查,发现该广告竟然收集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以此核实到涉及全国多地的网络贷款诈骗案件10000余起,诈骗金额逾2亿。
根据警情数据统计,贷款类诈骗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近四成,犯罪分子为何能如此精准的实施诈骗。“某银贷款”暴露出来的作案新动向,或许能解开该类诈骗相对高发的秘密。
苏州警方方迅速调集刑侦、网安等专业侦查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相关线索呈报到公安部打击贷款类诈骗犯罪集群战役指挥部,整合更优资源向网络贷款类诈骗发起凌厉攻势。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某银贷款”的服务器后台控制端位于山东济南,互联网广告后台的登录地也位于济南。大量的证据表明,这个位于济南的网络公司有重大嫌疑。
经查,该犯罪团伙以济南网络公司实际控制人贾某军为纽带,上游犯罪团伙冒用金融服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质,获取网贷金融广告投放账户。下游犯罪团伙,为贾某军团伙提供公民个人信息销售渠道。
借助这些不同层级的犯罪团伙,贾某军等人把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层层倒卖给境外诈骗团伙,为不法分子远程精准诈骗提供帮助。
在公安部打击贷款类诈骗犯罪集群战役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200余名警力分赴上海、山东、福建、江西、吉林5省7地,一举打掉非法网络推广团伙10个,抓获代理商、渠道商、运营商、推广商等四个层级的违法犯罪嫌疑人44名,扣押、冻结涉案资金2亿余元,成为全国首例全链条打击贷款诈骗网络推广黑灰产案件。
民警“咆哮式”执法 当事人“半路”醒悟
近日,中央电视台《天下财经》报道了苏州警方阻止的另一起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常熟警方接指令称:市民骆女士(化名)疑似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立即联系骆女士,发现其手机无法接通,且不在家中。
经过2个小时的寻找,民警终于在路边找到骆女士车辆。此时骆女士正与诈骗分子进行视频通话,民警立即上前要求骆女士打开车门,“不要相信骗子不要转账”,但骆女士已被骗子迷惑不肯开车门并欲驾车离开...
民警将车拦住,焦急地拍打着车窗,提高音量让骆女士不要转账,但其依旧不愿与民警对话。
在长达10分钟的劝导中,民警隔着车窗向其表明身份,喉咙都喊哑了......骆女士被民警的耐心与诚意打动了“我相信你!”
骆女士终于打开车门,让民警如释重负。民警对电话那头的骗子给予了严正警告。
民警焦急地问骆女士:“有没有转钱?”不幸的是在民警找到她之前已将一张银行卡的密码和验证码告知骗子被转走41000元,而万幸的是骆女士在准备告诉骗子其他银行卡密码时,民警及时赶到并成功劝阻,卡里的4万余元钱保住了!
面对民警执着而又耐心的劝导,听到他嘶哑的声音,骆女士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民警了解到,当天下午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以骆女士涉嫌金融诈骗洗钱为由要求骆女士“配合”,并让其以设置电话呼叫转移、重新办理手机卡和购买新手机等方式躲避真警察,之后又与骆某某语音通话。在民警赶到现场时,诈骗分子正在索要银行卡密码,让其不要相信民警迅速驾车离开现场。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各种骗局花样百出
但万变不离其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