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席上无“小案”!记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苏云姝
2021-01-11 14:49:00  来源:新华日报

   从“苏州市优秀公诉人”、到“江苏省十佳公诉人”、再到“全国优秀公诉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苏云姝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自己年少时的检察官梦想。

  最近,她又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荣誉称号。面对外界的肯定和褒奖,苏云姝始终保持清醒:“我的工作中没有‘小案子’,凡是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每一件都是大案。惟有不忘从检初心,做一名坚定的护法者、研法者、普法者,才能不负百姓期待。”
  把案件办到“极致”的护法者
  从检11年,苏云姝经手案件1000余起,啃下了“11.29”苏州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江苏省首例关键词诈骗案等一系列“硬骨头”,无一错案。但这位“资深专家”却说,直到现在,她办案时依然“战战兢兢”。
  因为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求极致”:凡是经手的案件,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2014年,苏云姝负责承办一起跨国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丹某等4人在菲律宾被苏州警方抓捕归案,并被认定参与了4笔电信诈骗,非法获利11.3万余元。但直觉告诉苏云姝,事情没那么简单:一是诈骗金额,并不足以支撑4人在菲律宾长期生活;二是4人籍贯一致,却互称不相识,有串供嫌疑。她一边督促公安机关开展电子证据勘验,一边想方设法突破口供。
  苏云姝发现,其中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张某系首次犯案,她家境尚可,家中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苏云姝从一名母亲的角度出发,聊孩子,拉家常,终于赢得张某的信任,成功追诉到一笔180万的诈骗事实。
  在“案多人少”成常态的基层检察院,公诉人光有追求真相的韧劲还不够,讲究方法也格外重要。去年初,苏云姝受“苏城码”启发,制定了疫情期间刑事案件四色分类办理办法,即根据案件性质和具体情况,将案件分为红、黄、绿、蓝四类。比如,红色代表涉及疫情防控的、需要重点办理的案件,黄色代表受到疫情等特殊因素影响、暂时无法办理的案件。在此基础上,苏云姝还进一步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刑事案件办理的15条意见,最大限度保证办案效率。
  用真知“驾驭”案件的研法者
  走进苏云姝的办公室,一眼望去,满满当当都是法学书籍。几乎每一本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的还贴着五颜六色的标签,方便快速翻找。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一部检察官助理孟祥威形容苏云姝是“一部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遇到问题,问她比搜索引擎还快。
  “我从小就喜欢看法律相关的小说、电视剧,觉得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高考填志愿时,苏云姝义无反顾地报考了法学院,又毫无悬念地成为全系的学霸。
  但工作后她才发现,现实中哪有那么多“高光时刻”。“看完20本卷宗,扭头发现还有20本要看;写完50页报告,还有50页没写……”案牍劳形,才是公诉人的日常。
  这也让苏云姝逐渐意识到,只有把办案的体会和经验凝练为理性认识,运用到同类问题中,才能“驾驭”案件,而不是被案件“牵着鼻子走”。从检以来,苏云姝有18篇文章被省级以上杂志录用,30余篇信息、简报被上级法院各条线网站录用。其中,填补立法空白的《暂予监外执行监督办法》,被高检院条线刊登并推广;结合女性犯罪案件办理经验撰写的调研文章,被法学权威杂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法学》录用,并获得江苏省检察系统调研成果二等奖。
  苏云姝乐于分享这些经验。这几年,她在单位内开设了“刑检小课堂”,创办了“刑检公守道”微信栏目,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干警提高业务水平。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检察院检察官高雅妮说,她曾向素未谋面的苏云姝请教论辩技巧。“没想到,苏姐姐手写了整整一张A4大小的信纸,拍成照片传给我,一步步讲给我听。”高雅妮至今保存着这张照片。
  让法律传递“温度”的普法者
  “上一行写着,青菜3.5元,下一行写着,打给干儿子20万……”在一起诈骗案中,一位老太太的账本,让苏云姝终身难忘。苏云姝说,老太太是无数受害人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但就是她,不吵不闹,却最让人觉得难受。
  为了不让“账本”的故事重演,苏云姝以“普法人员”的身份做客苏州当地媒体,结合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开展“骗子套路大揭秘”,详细讲述诈骗的常见方式、应对策略等;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自护教育讲座,用生动好懂的故事、童谣,向孩子们教授自护知识。
  “我越来越觉得,案件程序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检察工作的结束。”苏云姝说,从案件中发现问题,为社会敲响警钟,让法律传递“温度”,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女性检察官,苏云姝对女性犯罪有着天然的敏锐和特别的关注。她曾经手过一起罕见案件: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掐死了女儿,第二年病情好转后,在女儿祭日当天自杀身亡。“如果精神病的管护制度更健全,如果特殊人群的监护权可以被剥夺,这一悲剧会不会避免?”苏云姝将自己的思考进行整理,之后通过媒体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困境儿童的关注。
  在另一案件中,苏云姝坚持对一名盗窃舍友钱财的大学生作出不起诉处理,附加条件是要求其在校观察,定期参加公益活动。“他犯错后主动退赔,表现良好。对这种一时糊涂犯错的年轻人,应该尽量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苏云姝说,法律是有温度的,她要让更多案件当事人感受到这一“温度”。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