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智能案管大厅”,值得推广!
2020-12-16 09:49:00  来源:检察日报、昆山检察在线、苏州检察发布
  
    近年来,昆山市检察院围绕主责主业,通过自主创新建设网信项目,提升案管服务属性和管理属性,全面打造“智能案管大厅”模式。
  该模式集成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纸质卷宗管理、涉案物品管理、材料流转云柜、律师接待自助服务等五大系统,实现案件事务工作高质效、监管工作零问题、流程信息全留痕。
  目前,文书材料云柜流转的经验做法被《检察日报》刊登,“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系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智能案管大厅模式”在苏州全市检察机关推广。
  一图带你看看:五大系统的 功能特点。

  1 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系统
  这是案管大厅工作数据线上采集、共享、运用的基础工作平台。
  通过数据采集实现操作模块化、过程化、系统化
  设置“7+1”工作模块,“7”为七个案管基础工作,“1”为每日审计模块。每个一工作界面均设置相应工作流程,所有操作系统留痕。
  通过数据运用实现个性预警、过程预警、日清审计
  个性预警,指重报受案列表显示退查案件、文书公开列表显示未公开案件、送案列表显示在办案件等,且案件列表根据案件或事项到期日期排序,当日到期显示橙色,超期则为红色,实现预警清晰、准确;过程预警,如当日到期显示橙色的待公开文书,随着承办人文书公开、案管审核登记后自动消失,实现预警信息实时、精准。同时,在大厅内部设置四块显示屏,直接调取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系统的数据;日清审计,分别公示当日承办人待处理、大厅待处理、各岗位工作余量以及各岗位工作总量,确保案管大厅内部监管无间隙。
  2 纸质卷宗管理系统;3 涉案物品管理系统
  利用仓储管理模式,对纸质卷宗和涉案物品识别条形码跟踪管理。
  两个操作原理相同,以纸质卷宗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设置收案、入库、借阅、出库等多个板块,实行“一卷一码”,扫码录入,再通过“扫一扫”将卷宗条码与卷宗室内单元格条码进行码码关联,迅速精准定位,并实现卷宗轨迹可视化管理,每本卷宗的入库、借阅、归还、出库时间、经手人员均全程留痕,确保卷宗管理安全、高效。
  4 材料流转云柜系统
  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文书材料的流转、签收、检索全过程电子追溯。由登记平台、记名云柜、手机APP三部分组成。
  案管人员在登记平台中登记后生成存件二维码及清单,随材料投递至检察官记名云柜,人机交接方式,实现材料当日送达;此时,检察官手机APP同步接收到“待办提醒”、可查看取件二维码和待取件信息,即使其在外提审或出庭也能第一时间知晓案件材料信息,承办人可随时取件或委托他人取件。对于云柜的存取,使用双通道打开方式,案管人员仅使用投递口存件,只存不取;检察官使用打开柜门的方式取件,确保材料全部取走。
  值得一提的是,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系统的材料流转列表可直接导入云柜系统的登记界面,导入后一键生成存件二维码即可,实现两个系统的对接,减少重复登记。
  5 律师接待自助服务系统
  它是律师自助式查询、阅卷的平台。直接对接“苏州检察易办案系统”获取电子卷宗,又对接本市律师登记信息库数据获取案件委托关系。
  律师自助操作时,只需验证身份证后即可显示已在司法局登记过的代理案件名称,选中案件,或查询该案程序性信息或一键刻录光盘阅卷。避免了窗口排队等候、人工审核查询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
  一段旅程来感受 案件管理四大新模式 
  1 流程管理:融合
  “赵检察官,你有起诉书需要按时公开!”随着案管大厅负责人的实时提醒,赵检察官及时完成文书公开工作。
  这看似常规的工作,得益于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的采集、碰撞、融合,让文书公开提醒、律师信息告知等流程更加高效。以往,按照“一岗位一台账、一台账一作用”的各自为政工作模式,该院虽有多个岗位采集数据并形成20余种台账,但这些数据之间无法共享互联,均为“一个个数据孤岛”;现在,每个岗位录入数据后,系统可以融合这些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互联分享。通过这些数据融合,系统可将任一岗位录入的数据自动共享给有数据需求的其他岗位浏览、使用,并且一有数据录入发生变化时,其他岗位对应数据就会实时更新。以文书公开为例,系统只需调用材料流转岗位录入的判决书收到时间,自动按照法定公开时间逻辑即可生成到期日期。目前,系统已自动推送文书公开预警约1000余次,实现了文书公开零延迟。再以审查逮捕结果律师告知为例,以往需要通过人工检索案件律师信息并电话告知,而现在系统可以自动调用律师接待的数据,并将审查结果、律师姓名、律师电话等数据智能融合,实现检律互动信息一键告知。该系统使用以来,共向177位辩护律师“智能告知”审查逮捕案件审结情况,高效快捷。
  2 卷宗入库:扫描
  “唐主任,张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纸质卷宗一共三册,我已扫描进系统、放到卷宗室了!”该院卷宗管理员说道。一本本贴着二维码的侦查卷宗随着扫描仪的扫动,自动入库并显示在该院卷宗系统界面。这归功于该院自主研发的纸质卷宗管理系统V1.0。
  关联卷宗条形码与存放单元格条形码
  大家可能会问,卷宗来了为什么不给检察官,而是专门存放起来?这是因为,该院已经运行无纸化办案。具体来说,由该院联合公安机关按照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要求,编制电子卷宗目录并对具体卷宗材料进行逐页高清扫描,将一本本纸质卷宗转化为“电子书”般的电子卷宗,案管部门受理案件后将这些电子卷宗上传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检察官就可以直接在系统里电子阅卷。
  近年来,该院的年均刑事案件量约达4000件、纸质卷宗月有1万余册,仅靠纸笔登记的方法完全不能适应无纸化办案的需要。为此,该院充分结合检察机关纸质卷宗保管的特定要求,自主研发了纸质卷宗管理系统V1.0,通过设置收案、入库、借阅、出库等多个板块,实现了卷宗轨迹可视化管理,保障了每本卷宗的入库时间、借阅时间、借阅人、归还日期、出库时间均可实现全程追溯、全程留痕。同时,该院还专门设置了纸质卷宗保管室,每个卷宗柜都细致划分出相同大小单元格,每个单元格根据物理位置标注特定条形码,存放卷宗时做到一案一格。通过卷宗条形码与单元格条形码进行码码关联,可以迅速为卷宗精准定位。卷宗管理员只需扫一扫,即可快速找到目标卷宗的存放位置,促进卷宗借阅、出库等高效流转。
  3 文书流转:刷脸
  “以前送交起诉意见书等各种材料,我们先是手工做好台账,然后去各个楼层找检察官签收;如遇检察官外出、开庭、提审之类就要再次送达。现在好了,我们只需要投入云柜,检察官随时可以刷脸取走文书!”该院案管工作人员崔云(化名)说。
  检察官正在云柜刷脸取件
  前文说到的云柜,全称云柜系统,它是该院依托物联网技术研发的智能材料流转系统,由掌上法云手机App、云柜柜机和材料登记平台三部分组成。该系统的上线实现了文书内部流转“人与人交接”到“人与系统互联”的飞跃。具体操作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检察官在材料登记平台上将当日已受理的案件进行电子导入,智能云柜系统就会一键生成文书材料清单和存件二维码;第二步,检察官至云柜柜机前,通过“刷脸验证”、扫描存件二维码后,对照文书所属检察官将文书投入云柜上各个检察官的柜箱内,对应的检察官就会在掌上法云手机App同步收到取件信息,这样的操作仿佛快递员在快递柜上投递一样;第三步,检察官可以在掌上法云手机App里实时查询材料名称、存件柜箱编号、收件时间等信息,全程掌握材料流转轨迹,并按实时接收的信息至云柜“刷脸”取件。
  4 律师阅卷:自助
  “王律师您好,您代理案件的办理进度,可以自主查询;如果要看卷宗,也可以通过我院的自助机进行刻盘。”该院案管大厅工作人员说。
  这里所说的自助机就是该院自主研发的律师接待自助机。该自助机通过后台对接了该市司法局刑事案件查询数据库,将律师代理信息和案件进行了数据关联。因此,律师只需在自助机的识别区域刷身份证,经智能认证对比,该律师代理的全部案件就会显示出来;接着,律师可以选中要刻录的电子卷宗,自助机就会将电子卷宗快速刻录至光盘。
  “以前过来阅卷,还要人工审核、查询、刻录,遇有多位律师阅卷还要等待;现在直接自助阅卷,刷一下、点几下就查到了,随查随走、简单快捷!”一位来院的律师如是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