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解纷护航美丽金太仓
2020-10-16 14:16:00  来源:苏州日报

  2020年4月,太仓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在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小窗口,大平台,全时空,一整套完整的矛盾化解综合机制,为太仓超百万人口的平安指数再加码,一个个“老娘舅”以依法调解、以德协商的百姓“口碑”,助力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为“幸福田园城美丽金太仓”注入核心竞争力。

  “太仓以前是全国公共法律中心的开路先锋,要做就要再做个全国样本。”太仓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顾潇军说。随着太仓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一些隐性的矛盾纠纷逐渐显露,为此,太仓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非诉讼推进工作,市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主体责任,通过夯实基层司法所建设、加强诉调对接、推进一镇一品调解建设等,夯实非诉讼工作平台服务群众的根基。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市非诉讼服务平台共化解纠纷13000多件,其中,人民调解3320件,行政调解7001件。

  “7S站”标准化建设 五治融合促现代司法所强根基

  作为江尾海头的第一大渔港,眼看9月中旬出海开捕将近,却在8月底突然接到码头资产所有方通知对所有承租人不再续签租赁合同、码头即将关闭,国家一级渔港、江苏省海洋渔业基地——浏河渔港所涉几十家冷库、近百艘渔船、数千从业人员就此陷入困境,多次交涉均被告知只能走诉讼途径。为此,浏河镇非诉讼中心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司法所、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渔船民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法律顾问等多方力量组成的专项工作组。

  经连日奋战,浏河镇非诉讼服务中心最终促成当事各方达成具体和解方案,既调处、更妥处,既确保码头平稳有序运行,更对后续进一步提升科学长效管理和安全有序运营水平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规范制定可行办法,促进相关行业可持续良性发展。

  这一事件的顺利调解,是太仓市基层非诉讼服务中心积极作为、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一个典型。近年来,太仓市司法局启动“五治融合”的现代化司法所建设,打造“政治、法治、智治、文治、综治”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进镇级公共法律中心全域空间、基本服务、智能服务、法治共享、互动社群、服务枢纽、服务保障“7S站”建设,让非诉讼服务中心真正成为集融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公证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进一步聚焦防范矛盾纠纷“外溢上行”,推动调解、律师、法治宣传进网格,实现矛盾多元化解,践行矛盾不上交行动。

  诉调线上线下衔接 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

  2020年3月20日, 13位农民工来到派驻沙溪法庭人民调解室,就某服饰公司欠薪纠纷寻求帮助。

  调解员了解到,该公司已停止营业,但拖欠数十名工人的工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因疫情暴发,这些外地农民工(有个别本地人员)无法返太,也无法复工,工资也拿不到,心里十分焦急。其中有10人是2016年初就入职该公司的,最晚的也是2018年3月进公司上班的。因种种原因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负责人于2020年1月23日口头通知这些人说春节过后不用去上班了,至此这13个人已有整整四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其中被欠薪最多的人有50000元,最少的也有5000元。

  “这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啊!”调解员到这家服饰公司耐心地做老板的工作,公司承认确实欠结这13名工人的工资,总金额共计27.9万元。经调解员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为了预防反悔,避免事后再产生纠纷,在调解员的建议下,双方当事人共同向沙溪法庭申请司法确认,由法官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使调解协议具有司法的权威性、确定性和强制力。案结事了、定分止争,这一做法从源头上切断了因随意反悔或随意违约引发的重复调解、诉讼现象的发生,快速有效地解决了矛盾纠纷。

  6月中旬,江苏孙剑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倩在律师调解工作室通过视频系统完成了她作为法院特邀调解员的“第一单”,一起合伙协议纠纷的当事人在她的积极协调下成功在十几天内达成了调解协议。当天,因为还涉及后续付款义务,双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法院当场受理了他们的申请。司法确认不收取诉讼费,也降低了诉讼成本。

  太仓诉调服务线上线下一起开展,大大方便了当事人。非诉讼工作推进以来,太仓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建立“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调解工作新格局。

  成立调解员孵化基地 一批批专业化“老娘舅”活跃在基层

  加强非诉讼队伍建设,是化解矛盾的“法宝”。今年5月,由太仓市委政法委和太仓市司法局联合共建的人民调解员孵化基地在城厢镇揭牌成立,来自全市镇区、街道和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调解骨干分期分批开展三个月蹲点式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理论素养和调解技能。专业队伍打造推动了一镇一个调解工作室品牌的“一镇一品”调解工作体系建设。这是太仓首家设在基层社会组织的人民调解员培训实践基地,也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创新举措。

  9月上旬,首批培训4名学员圆满完成结业,第二批8名学员顺利进驻到岗,期间累计开展结对调解、集中授课、案卷评析、庭审观摩、参观考察等多元化培训活动36场,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起,接待群众咨询497人次,稳控群体性纠纷、防止“民转刑”11起,培育张乔、杨秋琴等多名调解“带头人”,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彰显人民调解职能作用。

  今年8月,西郊某码头水域内发生一起船员意外落水死亡案件,由于事发突然,死者家属从外地赶来后情绪异常激动,召集几十个亲戚朋友围堵涉事码头公司讨要说法,并采取封门、摆花圈、穿着状衣等过激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秩序,双方冲突一触即发。

  紧要关头,一批“老娘舅”和孵化基地的学员立即介入调处,协助稳控局面。“老娘舅”们主动将纠纷进行降温“冷处理”,同时借助团队联调优势,分工协作、释法引导。团队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聚合团队智慧,完善调解思路,并根据事实线索和案例经验推断因果联系、厘清责任关系、确立赔偿标准。经过“老娘舅”们专业、细致的调解,该事件最终顺利解决。

  随着社会矛盾和纠纷越来越多样化,太仓加强调解组织向新兴领域渗透,一批批“老娘舅”从孵化基地走出,为基层矛盾及时化解提供力量保障。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