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吴江身体力行。
吴江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与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全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处于长三角一体化的“C位”。近年来,吴江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决策部署,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牵头构建三地高质量平安法治一体化合作机制,共建“C位长安”政法协同工作品牌,推进青吴嘉政法和社会治理工作一体化,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实施。
坚持政治引领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
在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吴江坚持政治引领聚人心,不仅凝聚本地人力物力财力,也团结示范区内兄弟城市,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为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实现思想上的一体化。吴江牵头推动三地开展一体化大讨论、示范区大讲堂、政法研讨会等活动,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蓝图上,统一到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目标上。全区政法系统着力推进“1+5+N”跨域政法协作,牵头政法各部门赴青浦、嘉善调研对接,研究确定政法和社会治理8个方面22项合作重点,构建起多层次全领域的深度协作机制。
强化政治引领还得依靠党建先行。青吴嘉三地正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活动常态化、阵地特色化,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同建、共谋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党建融合带动工作融合、推动情感融合,最终实现发展融合。为此,吴江区法院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开展“党建融入促协作,共筑执行一体化”书记项目,成立青吴嘉三地党员联合攻坚突击队,加强执行联动。
坚持创新驱动
相比单一、独立的发展格局,一体化发展不破行政隶属,但破行政壁垒,对行政体制、发展模式、生态保护、区域合作进行重新解读和创新,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这样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总体发展模式上,还贯穿了一体化发展始终及方方面面。
在一体化创新大潮中,吴江政法系统不落窠臼。吴江区法院系统诉讼服务、审判执行、执行联动、进博会司法服务等工作全面拓展;吴江区检察、司法行政系统在全国首创刑事执行跨区域检察监督协同机制、破解企业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请假难的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吴江区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联控、公安视频监控对接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吴江区信访部门强化重大活动联合保障,信访服务事项跨区协同,凸显了一体化的制度效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下,吴江政法系统迸发出了强劲的创新实力,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科技创新,实现一体化示范区内业务、机制、平台全面融合,为建设高质量平安法治长三角作出了积极探索。
坚持政策协同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是全面建设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最终目的是带动长三角区域全面发展,给其他城市走一体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所以,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总结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经验,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才是一体化发展应有之义。
纵使青吴嘉三地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亲密的往来联系,但长期以来,三地在法律适用尺度、公共法律服务、法治营商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给三地百姓带来诸多不便。乘着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吴江政法系统主动融入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政策协同,加快“放管服”改革进度,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便利。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建立法律适用不统一问题的发现汇总、协调研判、意见反馈等工作机制,逐步推进执法司法尺度相对统一。比如,在失信联合惩戒方面,三地明确信用信息互认范围、标准和实现方式,联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共204人次。
为了加强跨区域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合作,吴江区司法局开展了不少活动。上级司法机关不定期来吴江调研,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协同进行帮扶指导。目前,三地已经签订了《青吴嘉公证共建合作框架协议》,最大限度统筹三地资源,努力实现三地公证工作互助共赢发展。
民营企业是吴江的一张名片,为了助力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吴江政法系统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吴江区法院建立涉示范区案件集中审理机制,涉及青浦、嘉善的案件统一由汾湖法庭审理;吴江区检察院打造示范区半小时检察惠企服务圈,推动三地检察院确定16项惠企服务清单……一项又一项惠民惠企举措在示范区开花结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