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午家住苏州吴江松陵的王女士突然失联,家人说她上班了,单位却说她请假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这可把松陵派出所的处警民警急坏了。
当天早上9时40分许,苏州市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发现王女士可能正在遭遇“公检法”类型的通讯网络诈骗,立即指令松陵派出所前往调查。民警先是电话联系王女士,发现打不通。然后民警来到王女士的住址,她的家人告诉民警,王女士已经去上班了。随后,民警又赶到王女士的工作单位,却被告知她当天早上请了假,此刻并不在单位。同事帮忙电话、微信联系,也都没有成功。
此时,距离王女士离开家已经1个多小时,民警知道,时间越久,王女士受骗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果断转变思路。一方面,民警发送短信表明身份,并主动添加王女士微信,希望能够和王女士取得直接联系。另一方面,民警立刻调取监控,试图通过王女士所驾车辆,找到她的踪迹。终于,11点多,正当民警焦急的寻找时,微信传来好消息,王女士通过了民警的好友申请。原来,王女士因为心情紧张,驾车时发生追尾事故,这才挂断了骗子电话。也正因如此,她才看到了民警发来的信息。
所幸,王女士的追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民警随后及时赶到现场,向王女士说明了一切。得知自己差点落入诈骗陷阱,王女士后怕不已。
她回忆说,当天她在上班途中接到了自称广州市公安局刑侦队民警的电话,对方表示在侦破一起口罩诈骗案中,王女士涉嫌洗黑钱,涉案金额200万。开始时,网王女士比较警觉,但对方随即发来警察证、法院传票、破案现场、证据照片等信息。
看到一张张“如假包换”的照片,王女士慌了神,对“警官”的要求更是言听计从。事后,王女士告诉民警,自己已经按照骗子的要求,将自己全部的8万多元积蓄汇总到一张银行卡内,并已经在骗子提供的仿真网站上输入了自己的卡号、密码等信息,只差最后一步操作,骗子就能获取信息将钱转走。
所幸民警及时找到了她,赶在最后一步前阻止了她的操作,避免了她的财产的损失。
警方提示:
公检法绝对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核查资金、协助调查,也不会通过互联网送达逮捕证、法院传票等法律文书。一旦接到此类电话和信息,千万不要透露或在对方提供的网址上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以免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