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海虞:“三化三治” 点亮基层治理万家灯火
2020-07-27 13:29:00  来源:学习强国

  近日,一到周末,常熟市海虞镇新州村“清雅新州 暖心关爱”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就开始行动,他们有的除草、运草,有的清理河道垃圾,有的搬运丢弃在角落的旧家具……这一道道移动的文明风景线在新州村掀起了净美家园的热潮。到后来,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加入村庄的“大扫除”中,为美化新州大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近年来,新州村采用区域一体化“共治理”、服务个性化“精治理”、网格实体化“微治理”的工作模式,不断引导村民参与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中来,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千村美居“233”专项行动验收的新州村后桥宅基清新秀美

  区域一体化“共治理” 激活村民自治“神经末梢”

  新州村拥有党员261名,共设有5个党建网格支部,通过实行网格书记管理服务制,将各项工作分解到了各个网格,让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2019年,通过征求村民意见、民主推选,新州村成立了由老党员、企业在职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社会组织、志愿者及相关第三方为成员的“6+X”议事会,搭建起聚贤平台,打造出议事“朋友圈”,不断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在引领乡风文明、普及法律政策、调处矛盾纠纷、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新州村利用“6+X”议事会讨论村庄治理难题

  在千村美居“233”专项整治行动实施过程中,新州村5组村民王某因屋前场地硬化问题和邻里产生了纠纷。虽然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调解,但由于历史原因,一时间难以解决矛盾。为此,新州村召集了法律顾问、村民代表以及当事人等,召开了“6+X”议事会,共同协商村民王某屋前场地整治方案。参会的大部分是本村人,村委会充分利用大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因势利导对当事人进行劝导,终将这个压在村民心中几十年的矛盾成功化解。最终,新州村5组千村美居“233”专项行动得以顺利推进,并成功通过联合验收组的验收。

  “6+X”议事会解开了新州村村民心中的心结,双方握手言和

  服务个性化“精治理” 实现文明品牌“有效供给”

  新州村充分发挥红色乡邻先锋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宣传阵地作用,协同第三方社会组织,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出了良好的村庄环境,让文明气息弥漫在新州村各个角落。

  依托特色阵地,新州村打造了“邻里学”“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净”“邻里颂”六大邻里品牌。依托道德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突出“邻里学”;依托乡贤能人、热心群众等志愿者团队,挖掘和培育各类特色志愿团队,开展邻里间结对帮扶活动,突出“邻里帮”;针对邻里纠纷多、调解难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叔”调解工作室,开展邻里谈心活动,多方协助化解矛盾,突出“邻里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经常性开展各类趣味活动、才艺比拼,培育和发展新州曲艺工作队等各类群众性社会组织,突出“邻里乐”;依托“净美家园”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定期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村民做好宅前屋后卫生保洁,突出“邻里净”;依托文明宣传栏、文化展示廊,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等典型评选并展示,感染村民崇德向善,突出“邻里颂”。

  文明之风润泽新州乡里

  网格实体化“微治理” 发动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乡村网格治理行稳致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网格支部带领下,新州村党员、村民纷纷志愿走上抗疫前线,“红袖套”“红马甲”铸起了抗“疫”的钢铁长城。党员、志愿者们24小时坚守疫情防控点,对往来车辆登记询问、测量体温,累计排查进出车辆3909辆,劝返57车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做好了疫情防控“守门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州村党员、志愿者日夜坚守疫情防控点

  同时,针对困难群体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较弱等问题,新州村的党员、志愿者们把辖区孤寡老人、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失独家庭等258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一方面,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上门走访、测体温、讲解防疫知识、发放防疫用品,指导消毒作业;另一方面,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提供关爱和支持,在心理上提供援助。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物资采购难等问题,志愿者们自发为他们跑腿代购生活物资、代办事务,解决了被隔离者的后顾之忧。

  新州村的党员、志愿者为辖区老人送上防疫物资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