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开区法院:政协委员“跨界”调解,绘就多元解纷“同心圆”
2025-07-15 16:20:00

自2024年6月4日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别委员联合工作室(以下简称联合工作室)成立以来,宿迁经开区法院通过建立专业调解名册,将家事纠纷、商事矛盾等案件精准匹配给相关领域特邀调解员,推动联合工作室特邀调解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格局。

19天打破僵局,专业调解止纷争

陆某与何某骑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陆某左肩受伤(肩锁关节脱位),医嘱建议休息37天。交警认定何某负主要责任,陆某负次要责任。遂陆某要求何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2000余元,双方争执不下。联合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在接到委派任务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调解。

调解现场,陆某情绪激动:“我是靠手艺吃饭的厨师,这肩膀伤了,三个月内端锅都费劲!”何某则表示“我车也撞坏了,损失也不小啊!”调解员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先耐心倾听,让双方充分宣泄情绪。

待双方平静后,调解员精准抓住核心矛盾点:“陆师傅,误工损失确实是关键,我们重点来核算这部分。何师傅,你承担主责,赔偿是应该的,但陆师傅也理解你车辆受损的情况,大家能不能都退一步?”就这样,调解员两头沟通、反复协调,终于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由何某赔付陆某8000元。

“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让我头疼的事。”陆某在拿到赔偿款后激动地说道。案件从委派到调解成功并履行完毕仅用了19天。

远程追欠薪,用时10天促执结

张某受杨某雇佣,从事一些零工工作,完工后却被杨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工资款18000元。法院调解书生效后,杨某仅支付10000元便失去联系,案件遂进入执行程序。

联合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在接到案件委派后几经波折,终于联系上了远在异地的杨某。他没有一味讲大道理,而是设身处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钱是张师傅的血汗钱,你也是生意人,为这8000块成了失信被执行人,生意还做不做了?”短短10天,经过调解员的多次耐心沟通,杨某主动支付了剩余的8000元欠薪,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柔性解企忧,高效促和解

某建设公司与某装饰公司签订工程合同,约定由建设公司为装饰公司开挖并运输土方,总费用75万余元。现如约完成施工后,装饰公司仅支付64万余元,剩余10.6万元的工程款多次催要无果后,建设公司将其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工程款及逾期利息损失。联合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发现是涉企纠纷后,迅速行动。他首先通过电话与双方负责人沟通,初步了解双方诉求后趁热打铁,将双方约至调解室当面协商。

“利息这块能不能让一让?早点拿到钱投入新项目。”“资金再紧,诚信金招牌不能砸,分期付还是怎么付,咱们定个实在计划?”凭借务实高效、洞悉企业需求的调解策略,调解员最终成功促成双方当场达成和解:装饰公司承诺一次性支付剩余10.6万元工程款;建设公司自愿放弃利息。该案件从委派到调解成功仅用时21天,高效维护了双方企业权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诉讼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自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别委员联合工作室成立以来,宿迁经开区法院已委派联合工作室协助办结各类案件、事项382件。其中,参与调解、督促履行化解纠纷259件,参与执行、法治宣传、调研座谈等活动124场次。宿迁经开区法院将持续发挥联合工作室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强动能,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