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迁市宿豫区司法局认真落实省司法厅社区矫正“一三三”模式,统筹推进社区矫正体制、机制和科技三项创新,不断提升矫正实战化水平和工作质效。
体制创新,矫正队伍建设管理更加规范
借鉴先进地区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经验,因地制宜地整合区矫正大队、城区豫新、下相和顺河三个街道司法所的矫正资源,先行在中心城区推进社区矫正“区街共建”队建制改革试点。一方面区矫正中心和豫新街道司法所一体规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实现区街两级社区矫正资源的充分整合。另一方面通过内部调剂、人员整合等方式成立专业化社区矫正执法队伍--城区社区矫正执法中队,由专业执法人员和辖区司法所长分别兼任中队长和副中队长,集专业力量开展好社区矫正,城区中队和区矫正中心合署办公,扁平化管理,资源共享。三是调整社区矫正工作委托,收回三个街道社区矫正对象归执法中队直接管理,制定下发《宿豫区社区矫正片区化管理实施方案》《社区矫正工作职责调整清单》等文件,进一步厘清区大队、城区中队和相关司法所的社区矫正职责划分等,确保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对于辖区突发矫情,由矫正执法大队指挥调动矫正中队和辖区司法所协同作战,应急处置,充分发挥指挥中心的功能。从体制机制入手,逐步实现全区社区矫正对象从委托管理到集中管理、从分散矫正到专业矫正的过渡,逐步建立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矫正队伍。2024年以来,城区矫正中队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一直维持在130名左右,占全区矫正对象的60%以上,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更加规范,无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机制创新,矫正对象教育帮扶更加精准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发挥矫正中心教育帮扶功能,打造技能帮扶、就业帮扶、心理帮扶、生活帮扶一体化的“启航工作站”。一方面,立足“促进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目标,树立“提供一个岗位,温暖一个家庭”理念,整合人社、教育和实训企业等的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激励等资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圆就业、创业梦想。另一方面与江苏卓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豫心语”心理服务工作室,发挥专业优势,打造“122宿豫心理健康服务”品牌,切实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咨询矫治、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以中心为依托,与民盟宿豫总支合作建立“西楚黄丝带”帮教基地,成立黄丝带帮教志愿者队伍,携手为特殊人群提供普法教育、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和扶贫济困等各项服务。当前,中心已在辖区11家骨干企业建立了特殊人群实训和帮扶基地,卓尔教育咨询公司、技师学院、西楚黄丝带帮教志愿者大队等社会团体已入驻中心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宿迁三元轮胎有限公司已建成省级阳光帮扶教育基地。2024年以来,“豫心语”心理服务工作室已经为新入矫的168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健康测评率100%;组织各类人员心理健康团辅活动11场,参与团辅活动的社区矫正对象180人次;成功为22名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问题诊疗活动等。
科技创新,智慧手段监督管理更加有力
矫正中心不仅按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创建评价标准》要求配备了自助矫正系统、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远程视频点验督查指挥系统、远程识别和比对系统以及矫正对象心理测评系统、VR体验系统等智能化矫正设备,还与电信公司合作开展社矫电话宝新矫正平台的创新试点,通过集成声纹,人脸智能比对等多个系统功能,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同时系统还提供AI外呼核查、电话汇报、活动通知、节假日预约核查、异常工单处理等多项办公自动化功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矫正对象人机分离难以发现的难题,而且大幅度减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精准性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