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一定要来谢谢马主任,这钱我要了五年,没想到还真能要回来!”近日,王女士顶着酷暑来到宿迁市泗洪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向人民调解员马文献送来锦旗。
2018年,王女士在某烤肉店担任厨工。由于烤肉店经营不善,最终倒闭,老板付某拖欠王女士1500元的工资未结清,当时承诺会尽快支付,但一拖便是5年。这期间,王某多次通过电话沟通均未解决,时间久了,连付某的电话也打不通。偶尔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起,可以申请调解,手续简便,不伤和气,还免费,王女士便找到了这里。
“老板其实也就欠我1500块钱工资,而且在她店里帮忙的时候对待我们员工也都很不错,所以开始我也没好意思催着还钱,但她现在不接电话也不回信息。”王女士愁容满面向马文献诉起了苦。
“你先别愁,放宽心,我来联系对方当事人。”听完王女士的讲述,查看了相关证据后,马文献认为该纠纷事实清楚,与付某取得联系是当前案件的突破口。
马文献试着拨打付某的电话,多次被拒接后决定通过短信的方式与对方交流。经过多次沟通说明欠薪的情况和还款的义务,付某最终同意通过线上方式调解。
马文献了解到付某对欠薪的事实并不否认,只是因为自己目前债务较多,经济比较困难,无法及时支付,想要分期履行。于是,马文献询问了王女士的意见,王女士表示可以接受分期还款。双方均同意马文献提出的调解方案,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并申请了司法确认。
件件“小案”关民生,桩桩“小事”连民心。近年来,泗洪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多元纠纷化解体系,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打造泗洪新“枫”景。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纠纷3506件。
强化矛盾纠纷风险预警摸排,认真落实村(居)日排查、乡镇(街道)周排查、县半月排查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零报告制度。
针对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物业三类较易发生纠纷领域以及重大疑难纠纷,深化对症化解思路,建立会商联办、移交转办工作制度,推进矛盾纠纷优质、高效化解。今年以来,已有1178对登记离婚夫妻经过调解,撤回离婚申请。
整合多元调解力量,积极吸纳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律师、乡贤等力量加入诉前调解队伍,常态化推进技能交流培训、案例解说分享,组织讨论研判,形成可推广、可操作、可复制的调解实务操作指南,强化诉调对接服务质效。
依托非诉讼服务平台、“苏解纷”微信小程序、调解小助手、“12348”便民热线以及329个法润民生微信群、人民调解群等,拓展线上纠纷化解触角,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探索建立督促履行工作机制,实行“谁调解,谁督促”原则,调解成功后,除现场向当事人告知自动履行义务、在调解书中设置约束条款外,对限期履行的,由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或约见当事人等方式,在调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内对当事人予以提醒、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