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朱彦霖的时候,他正在档案柜前专注地查阅案件卷宗,纸上的字在他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就像整齐编号排列的小人儿,没有一个可以试图脱离“队伍”,从他眼皮子底下“溜走”。机警、灵敏,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1985年出生的朱彦霖是一名共产党员,现任宿迁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朱彦霖很难“约”,几次定好的采访时间,都因为临时需要外出执行任务而推延。“实在不好意思,昨晚刚从外省出差回来,我们这行就是这样,这个任务刚完成,下个指令就来。”
采访中,聊起参与侦查过的大案、要案,每一件里的细节,朱彦霖都记忆犹新。2021年5月,朱彦霖从一起普通警情入手,多向研判锁定一名“刷单”诈骗嫌疑人孙某。“这人是‘网银圈’的‘老大’,号召力极强,专门从事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朱彦霖告诉记者,锁定住关键角色后,经过调查,确定其窝点在自己老家吉林通化,于是立即请战带队抓捕。到达当地后,朱彦霖在蹲守中摸清孙某每天作案时间段,时机成熟后,为保证第一手证据不被销毁,他徒手攀爬至二楼阳台,从窗口跃入房间将其控制住。
“对犯罪嫌疑人的说服教育是侦破案件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运用好说服教育不仅能使犯罪嫌疑人转变认识,端正态度,还能提高破案效率。”朱彦霖在侦查战线上不断磨砺、实践,已经掌握丰富抓捕经验和审讯技巧。在审讯孙某时,朱彦霖结合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坚持从思想深处感化他,使其真诚悔悟。十多个小时审讯后,朱彦霖成功将孙某“转化”为特情打入犯罪分子内部,从而掌握侦察工作需要的重要信息。一个利用“天猫”店铺实施网络“刷单”诈骗犯罪团伙浮出水面,在确定“商家”“码商”“键盘手”等全链条犯罪嫌疑人身份后,朱彦霖冒着被疫情感染的风险,带领队友先后辗转全国10省16市,历时5个月,抓捕诈骗犯罪嫌疑人33名,扣押赃款、赃物合计500余万,串并全国案件226起,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朱彦霖既是反诈条线的“老将”,也是一名禁毒战线的“精兵”。2021年上半年,朱彦霖在侦办一起跨境诈骗犯罪团伙案件中,细致敏锐观察到嫌疑人的神情状态有吸毒特征,没有停留于就案办案,而是对抓获的嫌疑人开展重点审讯和毛发检测,最终在送检的9份嫌疑人毛发中发现有5份检测呈阳性,也查证该团伙2021年5月底到6月初期间在缅甸南邓一酒吧内聚众吸食毒品的违法事实。为确保案不漏人,朱彦霖针对剩余4个嫌疑人没有毛发和尿液检测数据支撑的情况,积极同法制部门沟通,明确嫌疑人相互间逐一指认、形成闭环证据链的侦查思路,最终9名吸毒违法嫌疑人均被依法裁决。
办案时候的朱彦霖,身上有一股“轴”劲和韧劲。用他自己的话讲,每个案件都像搁在心里的一份“执念”,只有等彻底破了,才能被放下。从警十余年,朱彦霖将自己淬炼为刑侦战线的“尖刀利刃”,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3次,多次被评为“季度之星”“反诈能手”“反诈标兵”等。
“一年365天,有100多天都在外地,累的时候想想,能与战友们一起奋勇拼搏,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辖区稳定,又会找到坚持的意义。”朱彦霖袒露心声,刑警工作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追求正义之旅的背后,也有着对家人满满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