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城:推进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擦亮城市平安底色!
2023-01-13 11:00:00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整体推进”的要求,立足全面汇聚、全面深化、全面覆盖、全面整合、全面参与“五个目标”,经过接续建设、不懈推进,形成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社会动员为基础,以“西楚云”作战平台等系统为支撑,以数据汇聚为牵引,以“西楚义警”集群为载体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新时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设防城市建设升级 

  圈层查控全方围闭 

  紧密结合社会治安实际,坚持“主动防控”理念,有效织密巡防网络,全力打造全时空、立体化、主动型巡防勤务格局,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汇聚“多维数据”,做强防控大脑。依托“西楚云”作战平台,有效整合四大网络业务平台,汇聚公安及社会各类数据信息,构建“以感知提升防控、以视频协同指挥、以情报指导勤务”的一体化指挥体系,为指挥调度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奠定基础。 

  抓住“三个环节”,做牢防控骨干。抓堵控卡点建设。每个堵控点明确堵控责任单位,强化堵控点人员配备、装备配置、勤务机制建设,提升堵控卡点现代化、规范化水平,形成主城区防控闭合圈;抓电子监控建设。在辖区次干道重点部位布点210余个,安装摄像头680余个,在各乡(镇)的街区、道路主要出入口等节点安装电子监控,建设卡口24个,布建监控点位480个,安装监控摄像头532个,进一步织密补盲全区视频监控网络,形成立体空中堵控网。抓屯兵点建设。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设置8个屯点兵,建成使用2个警务室、5座警务巡逻执勤岗亭,打造街面治安防控点、巡逻歇脚点、接处警待命点、设卡查控点、群众求助点和防范宣传点。 

  完善“三项机制”,做硬防控拳头。完善情报指挥一体化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以情指中心为龙头的实战指挥体系,实行24小时勤务制度,推行实时化研判、扁平化指挥、合成化作战工作模式,指导巡逻防控队、合成行动队等实战化专业处置队伍开展工作。完善视频巡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强化视频巡控与街面巡逻人员协同配合,实现网上巡防与现场巡防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有效减少巡防盲区,实现视频巡控与实警巡逻、侦查破案、治安管控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满足打防管控实战需求。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按照“混合编组、联合巡逻、公安为主、武警配合”的模式,加强重要节点商业繁华区域等人群密集区域的巡逻防控;主动加强与周边县、区公安机关以及交警部门的警务合作,实现本市范围和跨市交界警务联勤联动和警务合作。 

  网格治理全域覆盖 

  单元防控同步筑基 

  积极抢抓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机遇,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市域单元防控,切实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坚持不懈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单元防控智慧治理新模式。 

  在网格单元防控上,全面启动“网格+警格”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按照职能融入、系统融接、机制融优、力量融合、警民融洽的“双网”深度融合的目标,积极推行“网格+警格”工作模式。大力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坚持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总目标,依托“矛盾纠纷采集智能化管控系统”,做到网格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坚持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调解优先、处罚为辅,提高调解处理在办理治安案件中的比例,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基层网格治理平台,推进多元化解,全区16个派出所均已建成公调对接机制,网格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8.6%。 

  在小区单元防控上,试点城市居民小区封闭式管理和农村居住区半封闭管理新模式。通过“西楚云”网格化智慧社区管控平台,深度关联分析相关信息要素,推动社区民警精准采集人口房屋等基础信息,同时盘活派出所、巡特警、专职辅警、小区保安、社区网格员5支队伍,形成“五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扁平化、可视化的大指挥格局,推动公安基础业务由人工向智能、由被动向主动、由孤立向合成、由无序向规范、由“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在场所行业单元防控上,稳步推进网上网下结合、台前幕后互动、传统现代互补的智能监管新模式。全面开展场所行业视频监控排查摸底,推动视频监控建设,全区场所行业视频监控全覆盖;大力推动采集方式转型升级,确保行业场所全部登记备案、从业人员全部录入系统、交易信息全部动态上传;针对季节性社会治安规律和夜间违法犯罪特点,开展“清淤”集中统一行动,开展波次化小范围、高频率、精准化定点清查和综合整治行动,对场所违法犯罪露头就打。 

  科技兴警贯穿始终 

  要素管控深度见底 

  深化“一标多实”运用。坚持以标准地址为关联根,将社区治理要素联入网格,从系统集成上打破行业部门之间、警种之间信息壁垒,融合内部条线警种以及外部党政部门数据,汇聚集成海量信息资源。 

  深化非标数据汇聚。自主研发网格警务“蜂巢”平台,通过社区民警、社区警务助理上门登记与社会单位业主自主报备相结合的方式,对单位基本信息、从业人员、单位性质等基础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实现检查有留痕、处罚有记录、警情可关联、要素可上图、数据可研判、资源可共享、工作可延续、历史可追溯的功能,做到对治安要素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可视化、流程化、清单化管控。 

  深化网络信息防护。推进互联网安全审计系统安装,推广网吧控制台识别应用,安装率均达100%;设立网警执法巡查账号,安排专人24小时轮守,开展网上巡查,时时接受网民报警求助,及时发现和处置网上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执法专项检查,常态化检查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站及信息系统等,进一步提高相关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群防群治不断壮大 

  共建共享稳步推进 

  紧盯民智丰富、民力无穷“两大资源”,在全面提升技防能力的同时,不断壮大“西楚义警”队伍,将社会力量打造成为继辅警、技防之后的“第三只翅膀”。 

  以黄河水上救援队为载体,打造应急救援高地。组建包括宿迁市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队在内的62支分队,吸纳志愿者8600余名,参与紧急救助210多起,成功救助94条鲜活的生命。黄河救援队也被树立为省级“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江苏省“见义勇为志愿者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项目”。 

  以保安联勤联防为纽带,打造平安共耕高地。整合全区8家保安服务公司、35家物业公司力量,将2700余名保安全部纳入联勤联防范围,形成公安主导、神盾保安公司主力、其他保安公司协同、物业保安积极参与的保安联勤联防工作格局,实现商贸复杂区域突发警情快速处置,矛盾纠纷及时调处,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以净网先锋为载体,打造清朗网络高地。将传统群众工作方法引入网络管控,组建“净网先锋志愿队”,共筑清朗网络空间。以公交义警为主力,打造平安交通高地。联合城区两家公交公司1600余名驾驶员组成“公交义警”队,提高发现隐患能力,宣传乘车安全防范事项,切实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感。 

  “爱心护学队”为主体,打造平安校园高地。坚持开展防护意识宣传,按照家长义护、校保守护、警辅巡护的“三位一体”模式,常态开展护校安园和青少年关爱维权工作,持续深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开学季安保以及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切实为校园平安筑起铜墙铁壁。 

  下一步,宿城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化数据汇聚应用工作、继续深化治安巡防勤务建设、继续深化警务前端阵地建设,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新起点,全力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格局,进一步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根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