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城区“三合”法治文化建设让百姓学法有去处、有看头、有劲头
2022-10-27 10:43:00

  “走走走,都别吵吵,找咱们‘法律明白人’去咱法治文化广场‘议事亭’说道说道。”………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促进以文化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法律信仰,“三合”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让百姓学法有去处、有看头、有劲头。 

  01 

  融合地方人文元素,打造“地标性”法治文化阵地,百姓学法有去处 

  “你们快来看看这个故事:‘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任何时候咱们都要诚信守法……”一群孩子正在宿城区支口街道的季布诚信法治广场上玩耍,不时对广场上的法治故事、法治漫画讨论着,还借助法律知识“翻翻墙”进行法律知识考问,个个都兴致盎然。 

   

   

  宿城区坚持促进法治元素与大运河、古黄河、楚霸王等地方人文元素相融,如支口街道在挖掘出支口与历史人物季布的渊源及“一诺千金”的历史典故之后,打造了季布诚信法治广场,该广场获评第八批“江苏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成为有效宣传宿城的一张名片。此外还建成全市首个民法典广场、打造了宿迁市宏基运河大桥宪法公园、成子湖法治文化公园、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等“地标性”法治文化阵地,目前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建成率100%,先后建成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8个。 

  02 

  结合新媒体手段,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百姓学法有看头 

   

  “哎,这不是老穆家的孙子吗,怎么上电视啦...演的被啤酒瓶砸到的时候,还挺像的。原来楼上丢东西下来这么危险,是违法行为,伤害到人是要赔偿的,以后要注意,不能向楼下扔东西。”普法微视频《高空抛物》在古河社区的宣传大屏播放,正在观看的张大妈边看边对老伴说。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为了让大家轻松获得法律知识,宿城区法宣办、宿城区司法局共同拍制了《法姐有话说》系列普法剧,这也是全市首档系列普法情景短剧。该系列普法情景短剧以专篇形式推出,每篇含有多个分集,每集3分钟左右。截至目前,已推出民法典篇、疫情防控篇、宪法篇共7集。该系列短剧不仅包含法律知识,更有故事、有情节、有看点,由司法行政干警、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及热心群众共同演绎,通过生动形象的剧情,诙谐幽默的语言,在镜头下轻松解读多个法条。其中短剧《“面子”真香》参加由省法学会、省委政法委宣教处、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联合举办的民法典普法短视频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在全省展播。 

  03 

  整合社会资源,培养基层法治文化队伍,百姓学法有劲头 

   

  “老唐,恭喜恭喜,你这个月的积分够兑好几盒鸡蛋了吧?” 

  “啥鸡蛋不鸡蛋的,主要是荣誉啊,有面儿!哈哈……” 

  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社区正在进行一月一次的积分兑换活动。老唐作为社区的“法律明白人”,多次参与法治宣传和纠纷化解,得了不少积分。 

  宿城区司法局通过与组织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沟通协调,将“法律明白人”、法律法规宣传等法律服务事项纳入基层“积分管理事项清单”,有效刺激了群众的学法意识。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法治思想教育,将每一位村干部发展成为“法律明白人”。还吸纳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五老”人员、民间艺术家加入基层法治文化队伍。 

   

   

     ▲支口街道的一名法律明白人——董元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传承人,将烙画与法治融合,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有效地影响着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