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来的精彩!宿迁法院五年砥砺奋进写华章
2022-02-23 18:43:00

  五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9.56万件,办结62.46万件,收结案为前五年的1.6倍和1.7倍,审判质效大幅跃升,连续三年全省全面领先,在2021年全省法院通报、考核的13项指标中,10项全省前三、6项全省第一……这是宿迁法院人五年砥砺奋进交出的靓丽“成绩单”。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2017年,宿迁法院审判质效指标全省综合排名相对落后,这个全省办案人员最少、案件最多、最年轻的法院,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如今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法院前列。 

  做好加法先做减法,提升审判质效 

  消未起之患,医未病之疾,治无事之前。三年来,诉前化解纠纷5万件,诉前分流率、诉前化解率全省第一,这是宿迁法院交出的一站式多元解纷答卷。 

  “减少案件数量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为群众及时解纷、便捷解纷、高效解纷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在坚持共治共享中构筑多元解纷大格局,在实战中塑造诉源治理新体系。”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飚坚定地说。 

  宿迁法院通过加强诉源治理,大力实施“调解靠前一步,纠纷止于诉前”的调解程序前置改革,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形成“驻院调解、律师调解、乡贤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解纷模式,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法院主推、四调并进、审调融合、高效解纷”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方案,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解纷需求。 

  与此同时,持续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将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推进“审务进社区、法官进网格”5160人次,创建“无讼村居”263个,沭阳法院推动实现“无讼村居”创建全覆盖,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全市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从2018年的万分之133下降至2021年的万分之102,指标排名全省第三。 

  此外,宿迁法院秉持将繁简分流作为破解人案矛盾的关键一招,大力推进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宿豫法院成立的刑事案件速裁中心,轻微刑事案件办理全程最快缩短至1天。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民事速裁快审结案9.1万件,用40%左右的审判资源办结70%以上的案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2016年的119天下降至202158天,审理周期全省最短。 

  宿迁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被省委改革办、省法院专门推介,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市中院在全国法院系统作会议交流,经验做法入选全国《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白皮书》,全省唯一。 

  五年来,做好数据“减法”的同时,宿迁法院更加注重严管厚爱做好人才队伍管理的“加法”。 

  全市法院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开展教育整顿,组织专题政治轮训13场,举办英模报告会10场,集中宣传身边先进典型42人,103个集体、151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培树多名干警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办案标兵和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加强目标考核,压实院庭长责任制,先后下发《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部门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全市基层人民法院工作综合考评办法》。 

  为提升队伍业务素养,市中院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法官参加培训522.3万人次;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为期两年的青年骨干专业提升强基班,全市法院63名干警参加学习,为法院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走先手棋竖新引擎,服务营商环境 

  近年来,宿迁法院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出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12条措施》《依法护企暖企十项举措》等文件17份,审结商事案件12.3万件,标的额639.3亿元,审结涉企合同案件8.2万件,切实保护诚信经营者合法权益。联合市财政局、市监局等9部门出台11份规范性文件,因地制宜构建各县区的协调联动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府院联动机制市域全覆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积极协调畅通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聚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破产审判服务大局,力争实现多赢局面。”宿迁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韩学艳说。 

  通过创新建立实施破产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网上流转,资金划拨全程监管。在京东设立破产企业资产信息平台,实现资产处置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审结破产、清算案件1456件,化解不良债权546.5亿元,盘活市场资源价值145.4亿元,推动670家经营异常企业退出市场。 

  这只是宿迁法院服务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探索改革创新中,这样的项目不胜枚举。创新开发“智慧速审”系统和案件信息公开平台,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为执法办案赋能增效、减负提速;在全国率先建立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退出机制,受到省法院、省市监局、省发改委肯定推广。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法院统一电子送达平台,司法资源极大节约,送达效率成倍提升;在全省率先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同命不同价”成为历史。 

  “为民”是法院工作最浓的底色,“利民”是落实执行工作最大的亮点。宿迁中院执行局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加大综合治理源头解决执行难工作协调推动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开展集中攻坚行动1143次,执结案件24.9万件,执行到位223.8亿元,巩固了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走好了先手棋,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补强短板整体提升,参与社会治理 

  五年来,走过“千山万水”也有“跋山涉水”。为补强短板充分发挥专业审判机构对区域法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宿迁法院按照最高站位、最严尺度、最广参与、最全措施、最大效果的“五最”目标,将骆马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人民法庭、宿迁市法院行政争议化解中心集约为一体,创新打造宿迁“两庭一中心”骆马湖法治基地。 

  在不断补齐补强自身短板提升“软实力”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同步提升“硬实力”。 

  宿迁法院全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一审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586件,判决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217件,协调撤诉1124件,行政机关败诉率降至历史新低。通过设立依法行政教育基地,每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通报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常态化邀请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学员、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等助力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建设;宿城法院行政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全市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红绿灯”作用,让一起起案件从“焦点”到“示范”进行转变,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判决回应群众期待,依法支持知假买假者十倍惩罚性赔偿请求,让制假售假者付出沉重代价。依法判决牌友不履行扶助、救助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倡导仁爱助人的道德风尚。依法判决子女定期回家探望老人,督促引导子女常回家看看。张某酒驾撞到道路防护栏死亡,依法认定道路管理部门无责,不让无辜者为他人过错买单。依法判决占用公共道路的村民停止侵害、排除妨碍,防止“公共空间”成为“私人领地”。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宿迁法院锚定“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目标的拼搏精神令人振奋,交出的“硬核答卷”厚重提气,更为推动高质量司法实践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