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辆长期占着公共空间,不仅给老人孩子出行带来不便,还影响整体面貌。现在这一顽疾得到根治,小区环境变得清爽美观,大家都拍手叫好!”6月8日上午,在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道银河花园小区,小区党支部正配合公安、城管部门对停放的200多辆“僵尸车”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居民袁道刚竖着大拇指称赞道。
这是宿城区突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总要求,深入开展“把支部建进小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一幕。宿城区委书记张辉表示,今年以来,宿城区坚持“把支部建进小区”全域试点作为中心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引领工程,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城市最基础社会单元延伸,推进各类服务资源要素沉入小区,实现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物业管理服务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前期,网格员和党员楼栋长深入摸排,对‘僵尸车’进行拍照取证、逐一登记,同时张贴公告引导居民自行处理。对于长期无人认领的车辆,我们上报至街道综合指挥调度中心,请公安、城管部门进行拖移处理。”银河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张勇介绍,自3月份推行“把支部建进小区”以来,该支部充分发挥38名在册党员、84名在职党员,以及44名党员楼栋长、101名志愿者的引领作用,为居民提供红色物业、执法力量、党群议事、部门联动、暖巢志愿等五类服务,已成功解决包括屋顶漏水、不文明养犬等各类居民诉求30余起,实现小区形象和居民幸福感双提升。
小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缘由何在?双庄街道以小区党支部、物管公司、业委会“三位一体”为主体,率先推进党建引领“综合执法进小区”联席会议制度,创新运用“支部吹哨、街道调度、条块联动”响应处理机制,根据群众诉求难易、轻重、复杂程度等,排定44项吹哨内容,采取宣传、应急、执法、攻坚4级分类吹哨,凝聚起基层治理合力。“我们坚持群众诉求就是哨声,构建起闻风而动、接诉即办的工作机制,小区党支部成为社区治理‘吹哨人’,实现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缩短到‘最后一米’。”双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文艺说。
在古城街道新苑社区名人国际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在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中与日俱增。“我们小区一直是人车分流、封闭管理,以前邻里之间缺少走动。现在好了,大家都来这里看书学习,老朋友打打牌、聊聊天,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让居民井家金赞不绝口的,正是小区里的邻里驿站。今年2月份,该小区党支部着力解决居民公共活动场地欠缺的难题,充分利用好楼栋间的架空层,建立起6间邻里驿站便民小屋,占地约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余人进行休闲娱乐。
“作为凝聚小区业主的平台,邻里驿站是实现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重要阵地,也是破解管理难题的‘金钥匙’。”名人国际小区党支部书记李芳芳表示,“小区党支部旨在为居民搭建起集学习、休闲、调解、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的场地,为居民生活提供多样化的便民服务,让大家在邻里友善的氛围中增强沟通交流,提升自治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精细化治理成为新的难题,城市社区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过多、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社区治理呼唤新路径。”宿城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卫道出了全面开展“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构建联动集成服务新机制”工作的深层含义,“我们坚持‘一小区一支部’原则,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让居民‘身边能找到党员、有事能找到党组织’。梳理排定115个小区党支部作为全域试点范围,并明确15个市级示范点、45个区级示范点创建目标,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宿城样板’。”
截至目前,该区建立党支部的小区共接待服务群众5万人次、调解居民纠纷600余例、代办群众服务事项1500余项,小区投诉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4%,办结满意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