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联动”合力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2020-12-09 09:56:00
  日前,江苏泗洪县人民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与大楼街道办事处联手,在诉外成功化解一起涉众群体债务纠纷,500余名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得以实现。

  集思广益  “花样法官会议”化纷争
  此前,泗洪县人民法院在受理原告李某与某工程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承办法官发现原告李某在本案中虽然是原告,享有争议工程款的主张权,但因经营不善,拖欠大量农民工工资、分项工程款、建筑材料款等。李某系外地施工人,行踪不定,债权人讨债无门。近半年来,有20余名农民工和材料供应商多次赴省进京上访。在了解上述情况后,泗洪法院主动参与街道的信访化解工作,及时通报案情,安抚农民工情绪,并承诺尽快审结李某案件,优先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在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下,泗洪法院拓展商事审判的“府院联动”机制功能,联手涉案工程所在地政府——大楼街道办事处、街道司法所和派出所,合力开展诉外化解工作。我院一方面加快审理李某案件,多次与工程鉴定机构确定案件事实、提出可行性意见提高鉴定工作效率,及时准确把握被告方应支付李某的工程款数额,最终在法院主持下,原、被告对工程欠款确定为949万元;另一方面,在审理的同时,泗洪法院向大楼街道办事处增援具备工程纠纷处置经验的法官与街道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精准审查农民工、原材料供应商、融资等各类债权,仅用一周时间确定李某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材料费等款项1900余万元,其中涉及农民工500余人。
  如何用不到1000万元的工程款去化解近2000万元的群体债务纠纷?如何妥善解决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和相关各方利益,避免更大规模的群访事件发生和的更多的诉讼涌入法院?为此,泗洪法院召开由民事法官、商事法官、街道信访干部、农民工代表参加的特别的“法官会议”。经研究,决定创造性的引入企业破产债权分配制度,参照以债权性质来确定清偿先后顺序的原则,最终确定并制定了农民工工资优先的分配方案,在充分征求各类债权人意见的基础上,对方案持异议的债权人街道工作人员和法官共同做解释工作,经府院联动、协同配合,李某拖欠的1900余万元债务已基本化解完毕,其中农民工工资债权清偿率高达90%。
  泗洪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延伸了审判职能。在政法委的组织下,利用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以“特殊的法官会议”的形式,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方法,不仅成功化解了群访事件,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取得了“解一案了百事”的效果,也为“烂尾工程”涉及的多重债权纠纷的处置积累了实战经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