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城:“爱心银行”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2020-11-03 11:16:00

  理发店为老人提供爱心义剪,大学生帮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志愿者为居民科普文明礼仪知识,社区居民主动为困难住户提供跑腿服务……自从“爱心银行”营业以来,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道志愿服务活动层见叠出,蔚然成风,“文明互助”已经成为了街道居民的“通行证”。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双庄街道创新设立“爱心银行”,为志愿者搭建爱心奉献平台,采取“企业出资、街道搭台、群众参与”的服务模式,以“付出、积累、收获”的管理形式,用好服务行业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年轻人口密集3大优势,广泛融合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爱心银行”内,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用爱心做本金,以群众需求认领服务项目,实名领取“爱心储蓄本”,根据实际服务时限“储蓄”积分,用积分“支取”他人服务或物质奖励。目前,爱心银行内有爱心企业25家,26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7236名。 

  “自从有了爱心银行,生活方便了很多。”今年已经73岁的王爷爷表示。双庄街道里有很多像王爷爷这样的老人,腿脚不太方便,出门买点东西、剪个头发都不容易,子女工作又忙,很少有时间能陪同。志愿者们联合社区主动收集信息,建立关爱台账,隔三差五就会上老人家里嘘寒问暖,帮他们打扫卫生,替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还有理发师定期进小区义剪,老人们生活上的不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爱心银行”几乎惠及到了每一位居民。从解决年迈老人的生活困难,到面向所有居民的普法宣传,再到帮助工作太忙的父母照看小孩,社区的互助氛围越来越浓厚。正是这些“守望相助”,让居民们心靠得更近,感情变得更融洽,街道也越来越和谐。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参加了28次志愿活动,‘存折’上已经有767分啦。”志愿者张勇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民法典的普法志愿宣传。 

  他所说的存折是指爱心银行的储蓄本,爱心银行的每位志愿者都有一本,志愿者的每次付出,都会变成积分记录在储蓄本上,“存储”在爱心银行里,兑换后可以到街道的“爱心企业”抵用消费。不仅如此,对于生活困难的志愿者,街道将优先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扶,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礼遇,特别是就业困难的优秀志愿者,可帮助联系就业。 

  “根据实际服务时限储蓄积分,用积分‘支取’他人服务或物质报酬”的模式,能让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别人的奉献,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促进居民构建友爱、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 

  目前,“爱心银行”内已经有爱心企业25家,遍及整个街道,其中有超市、理发店、牙科医院、教育机构、餐厅等等,种类多样,不一而足。志愿者只需凭借在“爱心银行”兑换的积分卡就能到这些企业消费,十分便利。对于这些爱心企业,街道将给予荣誉奖励和扶持基金。包括宣传公示企业名单宣传善举,在堂内悬挂双庄街道爱心企业标志,并针对一年的积分兑换礼品价值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等。 

  “爱心银行”创建之初,双庄街道先后多次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志愿者和企业代表召开工作座谈交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为“爱心银行”搭建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了公平公正的计分规则,制定了完善的志愿者制度和礼遇办法,不断拓宽志愿者招募渠道。为了吸纳更多爱心企业参与,服务中心在辖区内广泛宣传“爱心银行”的功能和理念,采取劝导的方式,与爱心企业达成共识。截至目前,双庄街道“爱心银行”已经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参与志愿者超1000人次,产生积分45210分,已兑换商品和服务价值8540元。 

  “爱心银行”作为宿城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了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居民收获“被需要”的满足感,体验到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理发店为老人提供爱心义剪,大学生帮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志愿者为居民科普文明礼仪知识,社区居民主动为困难住户提供跑腿服务……自从“爱心银行”营业以来,宿迁市宿城区双庄街道志愿服务活动层见叠出,蔚然成风,“文明互助”已经成为了街道居民的“通行证”。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双庄街道创新设立“爱心银行”,为志愿者搭建爱心奉献平台,采取“企业出资、街道搭台、群众参与”的服务模式,以“付出、积累、收获”的管理形式,用好服务行业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年轻人口密集3大优势,广泛融合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爱心银行”内,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用爱心做本金,以群众需求认领服务项目,实名领取“爱心储蓄本”,根据实际服务时限“储蓄”积分,用积分“支取”他人服务或物质奖励。目前,爱心银行内有爱心企业25家,26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7236名。 

  “自从有了爱心银行,生活方便了很多。”今年已经73岁的王爷爷表示。双庄街道里有很多像王爷爷这样的老人,腿脚不太方便,出门买点东西、剪个头发都不容易,子女工作又忙,很少有时间能陪同。志愿者们联合社区主动收集信息,建立关爱台账,隔三差五就会上老人家里嘘寒问暖,帮他们打扫卫生,替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还有理发师定期进小区义剪,老人们生活上的不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爱心银行”几乎惠及到了每一位居民。从解决年迈老人的生活困难,到面向所有居民的普法宣传,再到帮助工作太忙的父母照看小孩,社区的互助氛围越来越浓厚。正是这些“守望相助”,让居民们心靠得更近,感情变得更融洽,街道也越来越和谐。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参加了28次志愿活动,‘存折’上已经有767分啦。”志愿者张勇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民法典的普法志愿宣传。 

  他所说的存折是指爱心银行的储蓄本,爱心银行的每位志愿者都有一本,志愿者的每次付出,都会变成积分记录在储蓄本上,“存储”在爱心银行里,兑换后可以到街道的“爱心企业”抵用消费。不仅如此,对于生活困难的志愿者,街道将优先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扶,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礼遇,特别是就业困难的优秀志愿者,可帮助联系就业。 

  “根据实际服务时限储蓄积分,用积分‘支取’他人服务或物质报酬”的模式,能让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别人的奉献,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促进居民构建友爱、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 

  目前,“爱心银行”内已经有爱心企业25家,遍及整个街道,其中有超市、理发店、牙科医院、教育机构、餐厅等等,种类多样,不一而足。志愿者只需凭借在“爱心银行”兑换的积分卡就能到这些企业消费,十分便利。对于这些爱心企业,街道将给予荣誉奖励和扶持基金。包括宣传公示企业名单宣传善举,在堂内悬挂双庄街道爱心企业标志,并针对一年的积分兑换礼品价值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等。 

  “爱心银行”创建之初,双庄街道先后多次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志愿者和企业代表召开工作座谈交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为“爱心银行”搭建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了公平公正的计分规则,制定了完善的志愿者制度和礼遇办法,不断拓宽志愿者招募渠道。为了吸纳更多爱心企业参与,服务中心在辖区内广泛宣传“爱心银行”的功能和理念,采取劝导的方式,与爱心企业达成共识。截至目前,双庄街道“爱心银行”已经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参与志愿者超1000人次,产生积分45210分,已兑换商品和服务价值8540元。 

  “爱心银行”作为宿城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了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居民收获“被需要”的满足感,体验到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