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用青春致敬法治梦想
2020-04-29 15:56:00

    “领略过韩雨调解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和同事都会说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做事的细致缜密,化解了一件件‘铁疙瘩’,天天是‘面对反目来,笑送握手去’”,她的同事胡雨婷这一介绍说。 

  1985年出生的韩雨,是一名中共党员, 2012年在泗洪县司法局履职,先后在该局基层科、公证处工作,2017年泗洪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后,她积极服从组织安排 ,履职矛调中心负责人新岗位,主动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不断学习提升,在她看来,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角色,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连续6年被评为市县司法行政先进工作者。 

  守好“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是社会治理的第一道法治防线,要守好这道防线!”是韩雨在被任命为矛调中心负责人时的内心所想,这既是初心也是誓言。矛调中心作为全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统筹协调部门,初入职时,她也还是个新兵,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工作态度,她从调解的基础知识开始学起,常向身边的领导、前辈请教,很快便成为一名调解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工作中她敢想、敢干、敢担当。她带领科室同志,认真学习“枫桥经验”,把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从标准化调解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到“有纠纷,找调解”的宣传;从县乡村三级网格调解平台的搭建,到与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等多渠道的交流对接;从一个调解案件的分流指派,到案件补助的有章有据,都凝结着她对工作的默默倾注和热爱。科室也在她的带领下,多次获得先进集体表彰。 

  2019年泗洪县人民调解共化解纠纷案件2万余件,促使县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量同期下降14.95%,打造的诉前调解“泗洪样板”项目被提名宿迁市十大法治事件。 

  群众满意是对工作最好的褒奖 

  在调解业务上,韩雨也有自己的两把刷子,她常说:“人民调解无大案,但群众利益无小事”,遇到不好解决的“铁疙瘩”案件,她都把当事人往自己的办公室里请,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心,春风化雨般的从心理上解开当事人的“疙瘩”,经常是怒气“急眼“”的双方,最后握手言欢的离开。 

  今年3月的一天,当事人林某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到司法局找调解,正巧在走廊上遇到了韩雨,她便把当事人领到了自己办公室,经过仔细询问和沟通,了解案情后,她决定联系另一当事人武某进行面对面进行调解。调解时,有经验的她故意再次询问林某发生交通事故后,武某是如何处理的,林某说:“我受伤后,武某立刻报警并将自己送往医院,还在医院对其进行了护理。”“你看武某并没有逃避责任,一直在积极配合解决是不是?”韩雨的接话反问,让林某点头承认:“那倒是,他确实没有逃避,我每次打电话都能找到他。” 

  韩雨见双方情绪都缓和了下来,问题也有了明显处理突破口。便又劝说:“你们双方因为后期赔偿多少的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时间拖的越久,对双方越不利,问题不解决,就得一次、两次……抽时间协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倒不如以一个合理的数额了结这个事情。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我看两位年纪相仿,互相让一步,以后遇到说不定还能成朋友.......”不到一个小时,双方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签订了调解协议。调解结束,林某笑着对韩雨说:“我本来都准备好材料去法院起诉了,看到宣传说调解时间短,不收钱还不伤感情就来这边试试,没想到看你年纪轻,说话可都在理,真是多亏了你啊!” 

  如今,矛调中心的墙壁上挂满了群众送来感谢的锦旗,韩雨说“调解工作是平凡的,群众的每一声感谢,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这个“普法网红”不一般 

  不仅本职工作做得好,韩雨还经常主动给自己“加作业”!今年疫情期间,她主动加入12348法律服务队到企业进行公益宣讲,提供法律咨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到农村为养殖大户排查经营风险,提出法律建议;她变身“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上法治课,引导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针对特殊时期外出不便,她又化身普法导游,通过网络平台,带领大家云游法治文化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多个法治文化场所,在欣赏春景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进行传播,得到许多网友和市民点赞。 

  这便是泗洪司法的年轻力量,用担当的态度践行法治信仰,用奋斗的激情诠释无悔的青春!(孙修军)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