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现在公司却两年没有给我们付过租金了!”在启东市汇龙镇南城区街道综治中心·融和法庭里,22户商铺业主代表聚在一起,纷纷向启东法院立案庭庭长张红丽反映。
原来,2017年,启东某商城众多业主将商铺交由某管理公司进行整体经营管理,所有商铺都由该管理公司共同规划和对外招商。前期,商城经营情况良好,管理公司能恪守合约及时履行租金支付义务。但近两年商城经营困难,租户锐减,租金回收困难,公司逐渐无力支付业主的租金。业主们多次上门催讨,但管理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租金,双方矛盾越积越深,22名业主无奈之下诉至法院。
“商城有难处要帮忙解决,业主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张红丽庭长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对22户业主情况进行梳理并与管理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同时,与南街道综治中心会商研判,决定借助“融和法庭”平台作为矛盾化解的中转站,采用“法院+综治”模式开展联动调解。
调解当天,经被告代理人核对,22户业主提出的商铺实际租金与管理公司审计出的实际租金差距较大,而业主则认为前期投入巨大,面对公司提出的调解金额无法认可,要求法院尽快判决。
“实际租金怎么才这么点,被告是不是故意赖账,我们不同意调解!”争吵声迅速在现场蔓延,部分业主情绪激动。
面对此情此景,张红丽庭长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调整调解策略。对方案无异议的业主,安排法官助理集中先行进行司法确认;对方案存在异议的业主,将其安排到他处,将证据一一摊开,解释合同约定以及商场实际出租、空租情况,逐户核算业主应当得到的实际租金,清晰梳理商城应当支付的租金。法理交融,掷地有声。从法律责任到人情冷暖,从商城困境到未来前景……在法官一遍遍的耐心释明下,剩余业主认可了审计结果,接受了管理公司提出的实际租金金额。最终,22名业主与管理公司全部签订了调解协议,该起纠纷圆满化解。
接下来,启东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利用“融和法庭”平台,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诉讼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