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徽下的追光者——陈金平与他的1100份行政审判“答卷”
2025-07-29 10:11:00  来源: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陈妍

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上,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南通开发区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陈金平,便是一束在行政审判领域执着闪耀的光。

2018年,为响应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改革,陈金平毅然告别深耕多年的民事审判岗位,投身行政审判领域。面对行政审判的全新挑战,他从零开始,深耕行政法条文,在法理与实践的交融中淬炼专业锋芒。七年间,他审结各类行政案件1100余件,先后获得“南通市优秀法官”“南通法院十佳法官”“办案标兵”“调研之星”等荣誉称号。2024年,他借调至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参与重大案件审理和司法解释起草,用行动诠释了一名行政法官的专业追求与使命担当。

档案寻真:让被岁月沉淀的权益重见天日

张某的养老保险工龄认定案,曾像一块巨石压在老人心头。因档案材料模糊,其1987年前的工龄无法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不能让老百姓抱着希望来,揣着失望走。”陈金平先为张某申请法律援助,又带着书记员一头扎进市档案馆。泛黄的卷宗翻了一本又一本,1987年的人事记录像捉迷藏般难寻。他不气馁,沿着当年的单位旧址一路打听,终于找到几位退休老职工。三次上门走访,老人们拍着胸脯说道:“老张一直干到1993年!”

当张某的退休待遇被重新核算时,他颤抖着握住陈金平的手:“法官,您比亲人还上心!”这双手,曾翻遍尘封的档案,曾叩开陌生的家门,只为让法律的阳光照进那些被时光遮掩的缝隙。

案例示范:让司法裁判引领法治风向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是陈金平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以典型案例培育为抓手,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让司法裁判中蕴含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

葛某某诉某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案中,他敏锐察觉到互联网时代行政程序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何适用行政机关针对互联网等渠道提交申请时进行确认的规则,该案被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典型案例》收录。徐某诉某市多部门加装电梯行政许可案,明确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许可应符合公益性目的的要求,被《人民法院案例选》刊用。他编写的某加油站诉某局行政许可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涉市场准入十大案例,以司法智慧护航营商环境。

这些裁判不仅解决了个案纠纷,更成为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尺,指引着行政机关的执法方向,也照亮了群众的维权之路。

调解化讼:让积怨已久化作握手言和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陈金平始终将实质性化解矛盾作为行政审判的核心目标,通过源头预防与前端化解,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追求。

陈某某的房屋拆迁案,曾让当地政府和群众僵持了两年多。

“群众的‘心头难’,就是我们的‘案头事’。”陈金平带着案卷跑到拆迁现场,踩着碎砖断瓦丈量房屋面积;坐在村民的小板凳上,听陈某某细数生活难处;又多次赶至属地政府,与负责人员沟通协调。

三个月里,他组织了多次协调会,每次都从晨光熹微谈到月上枝头。当陈某某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突然起身鞠躬:“陈法官,您让我看到了法律人的初心!”更令人动容的是,周边几户拆迁户听说后,主动要求陈金平参与调解,最终全部达成和解。这种“以心换心”的工作方法,让司法成为修复社会关系的纽带。

2024年,陈金平借调至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工作。他协助办理行政案件160余件,积极参与《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工作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件的起草。

八个多月的时光里,他深刻领悟到最高院“严慎”的工作态度——从裁判文书的字斟句酌到司法解释的反复推敲,从巡回审判的实地查勘到府院联动的机制创新,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司法的严谨与温度。这一段历程,让他的司法信仰更加坚定,专业能力更加精进。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