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南通连续两次入围全国创新案例
“三强三画”绘出乡村法治美景
2023-05-09 20:48: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2021年,全国普法办发布第二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南通市“谁执法谁普法”闭环管理机制成功入选;近日,全国普法办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南通市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三强三画”模式再度入选,成为全国唯一的连续两次入选“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的地级市。

  近年来,南通市充分依托地理特点、地域文化、地缘优势等“底色”,通过强统筹、强辐射、强融合等“妙笔”,擘画出一幅幅深入乡村、贴近群众的乡村法治文化唯美图景。

强统筹 描绘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工笔画”

  法治文化阵地是群众获取法律知识、感受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南通市充分发挥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等为点连线,描绘规划工整、错落有致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工笔画”,积极打造与城乡发展相协调、生态环境相融合、公共文化服务相补充的法治文化景观集群。

  建设文化长廊。按照“全线一盘棋,区域有特色”思路,依托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沿江沿海“百里法治文化长廊”,将法治元素、法治小品融入其中,带动建成67个沿江沿海村居阵地、6条乡村法治文旅线路。

  建设阵地景观。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村村有、村村优”工程,将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整体布局,灵活运用江豚、贝壳、帆船、风车等景观小品,全面提档升级259个村居法治文化阵地。

  建设服务驿站。开展“律动江海,法约三市”等系列活动,积极整合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资源,在乡村商圈、村办企业、村民居住区等地设立111个公益法治文化服务早市、午市和夜市,依托全市328个户外爱心工作站建设法治服务驿站,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等服务,成功打造一批法治“微阵地”、普法“流动站”。

强辐射 描绘乡村法治文化展陈“写意画”

  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法治素养,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南通市充分挖掘江海文化底蕴特色,以历史名人、特色文化载体资源为“纸”,法治精神、法治元素为“墨”,描绘流光溢彩、法韵绵长的乡村法治文化展陈“写意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法治文化传播格局,最大程度地吸引广大乡村群众。

  发挥“名人”效应。重点挖掘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謇文化核心精神,打造张謇法治文化特色园、张謇家风家教馆、张謇企业家学院,凝练展示张謇在治城、治企、治家中的规则制度观念、“孝法善法”理念,推动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挖掘“名品”典型。发动乡村“草根创作大家”用方言俚语阐述法言法语,将法治元素融入海门山歌、如皋木偶剧、通州戏剧等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江海渔歌》《范老爷判婚》等法治木偶戏、法治通剧、法治小品。开发“江小豚”“犇犇”等亲和力强、接受度高的普法动漫形象,制作法治动漫系列作品,寓教于乐传播法治文化。

  开展“名牌”活动。着力打造“法润江海”品牌项目,连续多年举办法治文化节,开展“法润江海,和谐万家”“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法治文化活动620余场,开通“崇法指南”“海小司和孙小司”等普法直播平台,将法治文化延伸至村居、家庭基层末梢, 推动乡村法治文化“裂变式”传播。

强融合 描绘乡村法治文化浸润“水彩画”

  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直接关乎法治文化建设效果。南通市充分依托乡情、亲情、友情资源,以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等“颜料”,描绘通透明亮、清新淡雅的乡村法治文化浸润“水彩画”,不断扩大法治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加速法治文化贴近群众、浸润人心。

  组建“志愿队伍”。紧扣“身边人讲身边法”,不断壮大普法队伍,发挥江海普法名嘴、乡村法治文艺队等作用,通过普法剧院、家庭普法站、“法治加油站”等平台,每年开展“普法惠民村村行”“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活动,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促进法治文化入脑入心。

  深化“三治融合”。实施“党建+法治”工程,村居书记现场述法,推动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依托1919个“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加大“援法议事”力度,创建协商议事法治护航机制,有效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开展“崇德尚法好家庭寻访”“家庭学法达人赛”“家庭学法嘉年华”“星星点灯,法润万家”等系列活动,将德法教育延伸至家庭细胞。

  培育“法治星火”。按照“1格2人”标准培育法律明白人18143名,建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132个,依托34个基层法庭建立法律明白人实践学堂,推出18项“通晓法”优惠帮扶政策,涌现出全国法治人物倪伯苍、全国平安卫士张祖发等先进典型。成立乡村振兴法治学院,建立22个法治培训现场教学点,加强对村居“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及农民代表等法治培训,积极培育法治文化传播的“后备力量”,有效夯实乡村法治宣传队伍基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