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东“三式”手段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2021-09-02 19:28:00  来源:如东县司法局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司法局加强特色培育,联动式、集聚式、浸润式丰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手段,不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目前累计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8个。 

  “联动式”创建树立风向标 

  

(丰利退休教师私人出资修建“悟园”,手工雕刻石板展现中国法治史,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全面落实基层党委政府责任,把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动态管理工作纳入镇(区)法治建设考核目标,提高考核分值,采取“一票否决”,通过自查和复核,仍旧存在不落实标准要求、动作严重滞后造成不良影响、村民反映强烈的村(社区),取消所在镇(区、街道)的评先评优资格。制定《如东县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动态管理实施办法》,采取有效期管理、日常监督和月度、年度审核等方式,对已表彰命名的民主法治示范村采取“自查自评+督查整改”相结合的复查模式,及时发现和纠正示范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创建激励措施、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举措等,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聘请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苏好人等115名模范作为普法宣传志愿者,深入村居、企业、学校等开展法治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发挥乡贤示范引导作用,组织退休老干部、致富能手、乡间能人等,引导他们参加法治宣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等,先后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农家普法剧院、第一家私家德法教育园等法治文化阵地,推动德治与法治协同推进。 

  “集聚式”创建打造风景线 

    

《赵家剧院-农村以群教群普法志愿项目》获江苏省第四届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银奖项目

   回顾如东的历史变迁、乡贤文化,以渔民文化、海洋文化、围垦文化为具体内容,集聚式打造沿海法治文化风景线,全县162个村居利用村部广场、院落的基础设施,增添法治文化内容,形成一定规模的法治文化小广场,如岔河镇陆港村法治小苑、河口镇锦成村禁毒法治文化园、大豫镇丁家店法治文化小广场等。一年来新增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0个,县级法治文化阵地20个。洋口村投资1500万元,以“法治洋口地,最美湿地情,熔古铸人文,共襄文明村”为主题,新建法治文化社区,突出弘扬中国孝文化,彰显中国传统美德,促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该村于今年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托现有公园、广场等,融入法治人物雕塑、法治小品景观、法治名言走廊、法治漫画墙等法治元素,打造融合式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文化融入到市民日常休闲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法治文化。 

  “浸润式”创建描绘风俗画 

  

  深植时代,扎根乡土,把法治文化融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中,打造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阵地。重点立足于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按月更新法治宣传栏,讲好“德法讲堂”,依托农家书屋开辟法律图书角,确保每村都有法治文化活动阵地,让法律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以掘港镇“黄海剧团”、新店镇“祝套村法治文艺宣传队”为代表的16支普法志愿者队伍和76支民间文艺宣传队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活动,传播着“法治的好声音”。栟茶镇借助辖区金水文化演出队,在文化站成立法治文化创作中心,常态化开展书画、剧本等创作,每年组织30多场次法治文艺演出。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