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开出创新之花 收获创新之果
—— 南京政法工作创新成果综述
2023-04-27 16:01:00  来源:新华日报

  日前,南京举办全市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展评,旨在交流展示、推广各地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对全省政法工作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南京政法系统坚持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的思路理念更加确立,良法善治的整体格局进一步形成,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的活力互相激荡,探索推出了一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工作模式、经验做法。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2020年3月,南京市委政法委首创政法网格员工作机制,1.6万名政法委机关干部、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会会员挂钩全市1.2万个网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有关经验在中央政法委创办的第一次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介绍推广。

  2020年6月,市委政法委牵头出台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50条举措,随后3年间,全国首个面向国际数字贸易和数字金融领域的专业调解平台——江北新区国际数字贸易与数字金融调解中心成立,全国首部促进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南京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全省首个市级层面营商环境立法《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出台,挂牌成立国内首家环境资源法庭,国内首个法治园区“两庭五院+公共法律服务”高端平台渐次呈现。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创新完善1500余项制度机制,南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库收录331项经验。

  市公安局以法制体制改革牵引执法规范化提质增效,2020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全省公安执法质量优秀等次,多个单位获评全国、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市检察院全面体系化构建不起诉非刑罚措施适用机制,引入社会志愿服务等模式,做好不起诉的“后半篇文章”,改革项目获评全省首批检察改革典型案例。

  玄武区人民法院依托环资审判集中管辖职能,建成“3+N”生态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即红山动物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紫金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展馆、江心洲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法院展区,先后与20家单位共建长江生态司法保护基地等融合生态修复、普法教育、司法便民等多重功能的N个法治文化价值弘扬地标区。

  2023年4月10日,南京市委政法委举办2020—2022年度全市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现场展评,经过前期初评、复评,涵盖机制变革、数字政法、涉外法治等领域的20个创新成果脱颖而出、集中展示、精彩呈现。

革故鼎新 破壁攻坚

  惟进取也,故日新。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为积极应对基层派出所维稳、破案、人口管理、纠纷调解等繁重压力,市公安局在全市175个派出所推行“一室两队”警务新模式,以综合指挥室引领派出所整体工作,实现全市刑事案件连续3年下降,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85%。

  鼓楼区委政法委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共治”理念,构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对505个无物管小区实现了全覆盖管理,多个专属网格、综合网格获评“省级物业党建示范点”“市级党建示范点”。

  秦淮区委政法委率先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274项处罚权行政处罚事项移交街道,下沉干部到街道,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在全国首创全科执法、一张罚单的综合执法模式,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受邀至司法部交流做法。

  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在改革创新中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政法工作和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接续实现突破,为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因时而变 应势而为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改革发展的支撑,也是人民福祉的保障。

  2023年2月,市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了“护航发展比贡献”行动。4月,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市政法各部门研制《关于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21条政法服务举措。

  市法院探索司法助企纾困“融∙合”新模式,连续4年出台落实南京市营商环境政策的细化方案,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专项活动,荣获全省“商会商事调解联系协作机制示范单位”称号,被全国工商联、最高法院评为全国典型事例。同时,创新“立审执破”一体化机制,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

  市司法局推进“万所联万会”、企业法治体检、公益法律服务等工作,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监管、政务数据管理、人才宁聚计划等制度创新国内领先,“南京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先后被中央依法治国办、省委依法治省办评为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迭代升级 数字赋能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

  市公安局在全省范围内首创搭建了市区两级分布式网办中心,全流程办理网上审批服务事项,全天候提供公安政务咨询服务,24个全流程网办事项月均线上办理量22万余件,平均每月为办事企业群众节约交通成本1400万余元、时间成本8.7万余小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创新是必由之路。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守正创新的思想精髓,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弘扬‘四敢’精神,以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引领变革、推进创新,开辟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新境界,为南京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引领者提供政法保障。”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表示。

  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南京政法系统将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织密法治之网,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氛围更加浓厚、法治理念浸润人心。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在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展现政法作为、贡献政法力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