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南京六合因地制宜创新演绎“枫桥经验”
2021-10-10 09:48: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针对社会矛盾纠纷出现的主体多元、类型多元、诉求多元等新特征,立足本地实际,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社会资源,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构建“1+9”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解纷服务,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2020年,六合区诉前调解案件增长1.2倍,法院民商事新收案件下降15.65%,万人起诉率全市最低,重复信访治理申报率78.36%,化解通过率68.46%,全市排名第一,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跃升新高度。
   扎紧“篱笆墙"
  把矛盾解决在“芽”内
  前不久,六合区雄州街道泰山社区某小区热闹非凡,区法院在这里开庭审理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
 
  原来小区业主王某将自家轿车停放在小区停车位上,第二天取车时发现车辆后挡风玻璃被附近居民楼上掉落的石块砸坏,他多次向小区物业公司及社区反映,未果。为维护合法权益,王某将物业公司诉至区法院。考虑到案件涉及面广量大的老旧小区维护问题、涉及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区法院决定就地开庭审理。
  庭审现场,原被告双方就各自主张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主审法官充分听取了双方意见。因双方分歧较大,该案择期宣判。审判结束后,法院工作人员回答了旁听群众的问题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巡回法庭进小区现场以案普法,为矛盾纠纷再发生打好了“预防针”,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巡回审判是六合区政法部门推动矛盾纠纷关口前移“治未病”的重要举措之一。预防潜在矛盾纠纷,六合区把法治宣传“挺在前面”。他们在105个村(居)成立由政法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学会志愿者组成的“3支宣传队伍”,搭建“18”法律广场、“法治建设走基层”、法治学校定点培训、法学会志愿者上门服务“4个普法平台”,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编制法治文艺节目,并设立宣传服务台、解答法律咨询,深入推进普法惠民活动。2020年以来,开展法律宣讲进社区、学校、企业等200多次。
  同时,在区、街(镇)、村(居)三级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组建基层心理干预志愿队,实施“暖心行动”,保护群众心理健康,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篱笆墙”。
    “多军种”联合
  矛盾化解提质增效
  “真是多亏了人民调解员,不然不知道要闹到什么地步。”天一社区居民孙某感慨道。她的思绪闪回到那段邻里纷争无息无止的日子。
  原来,孙某居住的小区属于无物管小区,曾因阳台渗水问题多次与楼上邻居李某协商,李某虽答应但依然多次忘记关闭阳台窗户,给孙某造成一定的损失。前不久的一次夜间暴雨,孙某家阳台再次因李某忘记关窗而渗水,导致外墙体表面涂漆出现龟裂等问题。次日,孙某气冲冲地赶到社区,一定要求李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在调解员的陪同下,李某和儿子强某一起来到孙某家中。这时,孙某余怒未消,与强某发生了语言冲突。见势不妙,调解员立刻分开三人,逐个劝解,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孙某与李某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
  矛盾纠纷化解,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选好人民调解员这个“和事佬”最为关键。为此,六合区持续吸纳新力量,建立专职调解法官、律师调解员、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等多类别的调解员队伍,明确规定人员准入退出、管理使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等制度,形成了1名专职调解员+网格员、政法网格员、法学会志愿者、“五老”人员、村民理事会成员的N名兼职调解员的“1+N”“多军种”联合调解队伍。
  依托联合调解员队伍,六合区已建有街镇调委会9个、村居调委会105个、企业调委会31个及派驻工作室31个、个人调解工作室42个,有调委会委员528名、兼职调解员156名、专职调解员306名,有事就找调解员,已成六合群众的共识。据统计,2020年,村居调解纠纷9493件,街镇调解纠纷11031件,占全区调解纠纷数的73.51%。
  与此同时,六合区各矛盾调解中心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江苏“微解纷”、法润民生微信群、调解小助手、12348热线平台等线上平台申请调解服务,做到纠纷调解科技化,为广大群众送上便利快捷的“化心结”服务。数据显示,该区2020年“江苏微解纷”平台在线收案2387件,结案2134件,收结案数位居南京市前列。网上立案各类民商事案件3582件,占新收民商事案件总数的45.35%。
 
  展“独门绝技”
  力促“案结事了人和”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出台《南京市六合区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促进“专家+行业调解”梯队拿出“独门绝技”专攻疑难杂症型,而《关于建设矛盾纠纷调解“十大品牌工作室”的实施方案》《六合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茉莉花调解工作室”星级创建及考评办法》,推动调解员整体素质提档升级,先后涌现了“杨久洲调解工作室”“汪军思调解工作室”等50多家品牌工作室,让群众的牢骚话有更多地方说、烦心事有更多人管。
 
  案例
  2020年某施工队承包移动公司装潢改建工程,从四川找来十几名民工。施工中,一名工人右腿骨折,产生了3.5万元医药费。可工程负责人和伤者双双来到调解工作室时,却只要求给他们做一个赔付1.5万元的调解协议。杨久洲从受害方愁眉苦脸直掉眼泪的表象和伤者的伤情看出了端倪。于是,杨久洲与受伤方单独沟通,了解到工程队威胁伤者,如果不同意赔偿1.5万元的方案,工程队不仅一分钱不赔偿还会打人。了解真相后,杨久洲严肃教育了施工队负责人,并仔细讲解了相关工伤赔偿法律条款,明确指出这起工伤赔偿的范围。为督促工程队赔偿到位,他电话与工程发包方领导沟通,促使施工队赔偿了受害方各项费用5.5万元。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六合区适时建立起交通事故、医患、环境保护、劳动人事争议、物业、婚姻家庭、知识产权、商事等11个行业调解委员会,由律师、政法干警、调解员等组成的38人行业调解专家库,对医患、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物业等重大疑难复杂纠纷“把脉问诊”,实现“行业事情行家办、专业事情专家做”,力促“案结事了人和”。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