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善治”筑基“城市客厅”
2021-04-12 13:23:00  来源:新华日报
    网格规范达标率达95.3%,位列南京主城区第一;群众安全感创99%的历史新高,居南京主城区第一;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居全市第一……这是大战大考之年,“建邺善治”交出的闪亮答卷。

  平安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建邺是南京的“城市客厅”,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事关区域发展,更关系到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高质量发展。建邺区政法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平安’既是底色,更应是亮色。”建邺区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说,开局“十四五”,开启现代化,对标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邺”,为“城市客厅”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安全的政治环境、更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公平的法治环境和更优质的服务环境。

  沉底到边,矛盾调解打通“最后一米”

  “终于能睡个囫囵觉了,感谢蒋警官!”近日,建邺区莫愁湖街道长虹路社区249号小区4栋2楼住户黄先生特意来到南湖派出所长虹路责任区警务室,向社区政法网格长、民警蒋东升致谢。

  此前,三楼空调外机与墙体产生共振,导致黄先生经常失眠;三楼又是出租户,房主常年不住本小区,社区多次上门协调无果。最终蒋东升主动介入,数十次与房主沟通,三楼先是加装了防震垫,后又更换外机位置,这起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发生在长虹路社区的故事是建邺区广大政法网格员暖民心、纾民困的鲜活镜头。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趋多元,各类新型矛盾纠纷也层出不穷,如何精准解民忧?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去年4月,建邺区推动专业力量下沉,拉起一支超千人的政法网格员队伍。

  变“独唱”为“合唱”。在建邺,政法机关党员干部、“三官一律”、法学会会员等“沉底到边”,与专职网格员共同开展“组团式服务”。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老旧小区多,以前有居民防范意识薄弱,遭遇过通讯网络诈骗。最近区委政法委李磊、储君慧等政法网格员每天“沉”到社区挨家挨户宣传提醒,与社区网格员共同守护群众“钱袋子”,筑牢反诈“防火墙”。

  变“上访”为“下访”。“以前是街道、社区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找外援,现在是政法网格员下到社区调解矛盾纠纷。”凤栖苑社区宋昱介绍,莺歌苑小区居民连续多年将公共区域转租给废品收购人员,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去年5月,街道调解员陶志凤走访社区时了解到情况,多次上门调解,居民退还部分租金,废品收购人员退出小区,化解了多年未解的难题。

  变“业余”为“职业”。长虹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舒李淳坦言,“社区调解主要以说说劝劝为主,有时居民‘不买账’。政法网格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职业特长,更令居民信服。”

  一项创新之举是,建邺区实行“政法网格员‘三动三群三题’模式”——专职网格员主动,政法网格员出动,经常互动;专职网格员建群,政法网格员在群,工作借群;专职网格员出题,政法网格员接题,联合破题。建邺政法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社区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市委政法委充分肯定。

  当下,建邺区政法系统正持续开展“进网入格显担当,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力争扎实办好一批利民实事,协调解决一批民生难题,切实把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网格行动”。

  安民护民,居民群众乐享“平安建邺”

  “发现电动车,严禁电动车上楼,请将电动车推出电梯……”日前,沙洲街道金穗花园小区电梯内,当平安志愿者推着电动车进入电梯示范时,伴随语音提示,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小区电动车保有量近万台,为防止电动车上楼充电造成安全事故,小区电梯先后加装电动车监测识别预警系统。”社区网格员介绍,系统实时对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一旦发现电动车“入侵”,第一时间发出警示信息,识别率高达95%。

  让保障房小区更智能、更安全,源于建邺区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区委政法委深刻认识到,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归根结底看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对平安的需求内容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多样,需要安业、安居、安康乃至安心。平安建设所面对的,更多是清除人们追寻美好幸福生活道路上的阻碍,抚平担忧和焦虑。

  对标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邺”,“城市客厅”创新不断——

  看政策创新,建邺制定《2021年平安建邺建设护民十项举措》,从建立金融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到开展“1+N”模式常态化固定护学岗,一系列举措在人民群众心中建立起对明天的稳定预期;看攻坚行动,先后部署开展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新型犯罪、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的专项整治,把各类风险和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看矛盾调解,制定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标准流程,不断提升社会矛盾研判预警能力……“建丰功 邺安宁”的“平安建邺”品牌越擦越亮。

  近年来,建邺持续推进中新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智治”已成建邺防控风险、服务群众的利器。深化新一代技防工程建设应用,建邺将全面推进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去年,全区180余个老旧小区协调安装视频监控摄像机、人脸车牌抓拍摄像机和门禁系统等,用科技手段赋能社会治理,打造智感安防社区样本。

  数据显示,建邺区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尤其是去年,创下99%的历史新高。建邺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先进集体”。

  群防群治,凝心聚力提质“发展环境”

  “陌生来电需警惕,核实清楚莫大意,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近日,行走建邺各街道社区,时常会碰到手持扩音喇叭、臂套红袖章的平安志愿者,在基层小区来回巡逻,提示居民防范通讯网络诈骗。

  “平安细胞”渗透到了“城市客厅”的每一个角落。在莫愁湖街道,平安志愿者配合警方查获制假窝点,现场清理假证40000多本;南苑街道平安志愿者马维珍在巡逻时发现人员聚集,成功阻止一场“候鸟式养老”诈骗;“武大姐工作室‘红哨’公益志愿服务平安联盟”“和睦邻里志愿服务团”等一批金牌志愿者队伍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区已创建平安志愿者队伍60余支、注册平安志愿者16000余名,广大平安志愿者与公安巡逻无缝对接,为区域和谐稳定织密安全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群防群治,共建共享‘平安建邺’。”建邺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平安建设仅靠政府力量还不够,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平安志愿者在社区和大街小巷开展义务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实现了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转变,从“应急处置”向“常态管理”转变,从而构建起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邺区委全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其中“一高”即“高效能治理”,平安建邺、法治建邺是题中之意。在区委政法委看来,平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必须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政法担当,以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建设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提质“发展环境”,建邺创新打造“平安联盟”。将辖区内所有单位的物业保安力量、平安志愿者统一管理与调度,通过佩戴统一的“民用北斗电台、建邺巡防背心和肩灯”,以“平安联盟指挥调度系统”为支点,让警务站民警内进单位一步、所有保安队员外跨单位围墙一步进行巡逻,共同构建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巡防联盟。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80多家单位、6000余名保安队员加入“平安联盟”,辖区见警率、管事率、盘查率不断提升,全区小区晚间巡逻率达82.5%,居全市前列。

  拧紧安全“阀”,筑牢稳定“堤”。向着和谐、稳定、平安、法治、更高水平的“城市客厅”,建邺政法现代化愈行愈近。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