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爸爸”赵敬亮:奉献爱心是坚持一生的事业
2020-11-04 15:32:00  来源:学习强国

如果不是一封“感恩信”,也许很少有人会知道南京江宁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禄口中队民警赵敬亮,自2016年以来,他和同事一起默默资助着禄口街道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为她提供学费、生活费。他故事让人肃然起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这娃以后上学我供了”
 

  2016年,负责南京江宁禄口集镇街面交通勤务管理的民警赵敬亮在禄口中学开展护学岗工作时,了解到当时在该校就读初二的小周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小周长期随父亲和奶奶生活,父亲因身体原因失业无经济来源,奶奶年近80岁,年老体弱,靠低保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
 

  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但身体瘦弱,赵敬亮从心底里不禁升起怜悯之情。“这娃以后我供了!”他暗下决心,尽管自己收入有限,同时还资助着一位正在上学的孤儿,但他毅然决定伸出援手,尽可能帮助这个孩子。
 

  赵敬亮来到小周家中,进一步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和实际困难、学习情况,给她带去了部分学费、文具和生活物品。
 

  2018年9月,赵敬亮转岗至禄口中队事故岗位,由中队民警单全贵接替赵敬亮负责禄口集镇街面交通勤务管理。因担心自己没有时间继续照顾小周,他就拜托单全贵平日里多多照顾,单全贵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继续带领同事们对小周开展帮扶助学,逢年过节,还会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
 

  为了不给小周造成压力和影响,赵敬亮、单全贵等人一直没有对外说过这件事,只是逢年过节和日常工作中默默地帮助她。
 

  “希望你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近4年的时间,赵敬亮成了小周家的“常客”。每年劳动节、中秋、国庆、春节等节日都要送去生活用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他的影响下,几位同事也参与进来,一起帮助这个孩子。
 

  今年高考结束,小周在大家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如愿考上了省内某师范大学。高兴之余,她认真地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禄口中队这些年一直帮助关心她的交警叔叔手中。小周在信上写道:“作为一名学子,你们的帮助,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存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考虑到小周上大学的学费,禄口中队民警们再一次自发进行捐款,解决了她的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在我们心里,小周也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要一直资助她读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希望她继续加油,做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赵敬亮用自己的爱心,点亮了孩子的生活希望,实现了对孩子的承诺,用爱心和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铮铮誓言。他常对小周说:“我不需要你的报答,只要求你长大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足够了。”
 

  “奉献爱心是坚持一生的事业”
 

  “奉献爱心,不是一次,不是一年,而是不断坚持一生的事业。帮助别人,你的内心也会感受到快乐。”赵敬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8年12月22日傍晚,在江宁打工的贵州人许某步行时,被一辆轿车撞飞。因伤势较重,许某在进行了脑外伤手术后,还需要进行高压氧舱促醒治疗。几个月下来,高额的医疗费压垮了这个外来务工家庭。虽然肇事者保险公司赔付了部分保费,但医疗费用缺口仍然较大。负责处理此案的民警赵敬亮知道后,一边通知驾驶人筹钱垫付,一边组织单位民警捐款。中队12名民警纷纷慷慨解囊,解了许某的燃眉之急。
 

  做一事,谋一事,专一事。赵敬亮自200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交警系统以来,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江宁公安分局嘉奖。
 

  在赵敬亮的影响下,妻子、儿子也主动参与到赵敬亮的各项爱心之举中。“奉献社会、传递爱心”成为他家的家训。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名党员,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只要生命不息,公益事业就不会停止。”这是一名江宁党员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表达。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