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板桥街道:力量在网格集结 党建在网格引领
2020-07-14 10:40:00  来源:新华日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今天起,李白诗里的三山矶古渡口全新上线!”近日,三山矶脚下,南京雨花台区板桥街道举办“雨花红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暨“长江大保护、网格大集结”活动。碧空如洗,大江浩荡,主持人朗声宣布:长江南京三山矶段生态景观一期正式开园。

  台下是一片“红马甲”——为这片优美生态奋斗过的网格员们。以街道机关、社区党员骨干为首,融入板桥派出所、水上派出所、梅山钢铁等驻地单位多方力量,他们在一面党旗下,拧成一股劲,聚成一条心。两易寒暑,攻坚克难,昔日长江名矶重现水清岸绿。

  长江大保护,古矶展新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献上了一份生态大礼。自去年“七一”启动“雨花红桥”区域党建品牌创建以来,板桥街道不断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大融合”,架起一座服务发展、聚合民心、共建共享的“连心桥”。

  “党建在网格引领,力量在网格集结。”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道韡说,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让“雨花红桥”基石更牢、面貌更新、功能更广,在大战大考之年奋力交好高质量发展的“板桥答卷”。

  网聚合力,江畔古矶换新颜 

  “上游是采石矶,下游有燕子矶,唯独三山矶常年不见真容。”三山社区的王健晖是“三山二水”长江大保护志愿队队员,提起这处长江中下游的“名矶”,他满怀感慨。以前,这里被小码头和荒泥滩包围,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附近村民叫苦不迭。曾有“驴友”慕名探访,却“临江不见江”。 

  作为上世纪的南京工业重镇,板桥地区曾经铸造、化工、建材、码头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集聚,砂场码头、煤矸石堆场、塑料破解点、豆制品小作坊等“散乱污”扎堆。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以“雨花红桥”共建为抓手,板桥街道党工委联合水上公安、梅钢等“大党委”成员,组建6支先锋队、80多名党员掀起“最严环保行动”。梅钢片区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作坊数百家,提前两年完成市区长江岸线企业关停清理目标,生态环境得以“脱胎换骨”。 

  “寒冬腊月,雨水、泥水混着汗水在身上流淌,没有一个党员叫苦喊累……”三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鑫对最后一场攻坚行动记忆犹新。2018年下半年,党员先锋队对三山矶周边剩余8家码头、10家生产加工企业发起“总攻”,累计拆除建筑达数十万立方米,渣土车外运了上千趟建筑垃圾,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长江大保护既要“保岸线”,更要“护生态”。去年,板桥街道高标准规划设计的三山矶生态景观项目开工。辖区3.1公里长江岸线被细分为一个个网格,建起“网格长—网格党小组—网格员”生态治理梯队。今年,街道与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合作,共同挂牌成立“宁小豚”志愿服务站,并聘请水环境领域专家加盟网格专家志愿者。在9支志愿服务队、50余名志愿者守护下,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三山矶,“江畔明珠”芳华新绽。 

  全员进格,一网打尽急愁难 

  “奶奶好,这是您要的蔬菜!”快递小哥管秀磊在殷富社区送快递时,看到两户人家门口贴着红色的“便利贴”——行动不便的重残重病老人希望有人代购食材。很快,志愿者就送菜上门。 

  这是疫情期间殷富社区常见的暖心一幕。社区与江苏顺丰速运党支部共建“红殷骑手”服务驿站,创新推出“红殷便利贴”结对帮扶项目,目前已覆盖178名困难居民。30多位热心骑手小哥担当“千里眼”“顺风耳”,除了参与疫情防控,看到楼道杂物堆放、粘贴小广告、违规群租房等信息,都会在社区网格微信群及时上报,为群众办实事,助社区解难题。 

  “用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百米’。”板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新介绍,去年以来,街域共设置“红色坐标打卡点”“传声筒”48个,机关党员全部下沉到网格,定时定岗定责查改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同时,每个月由各社区网格轮流承办“红桥会客厅”,每个季度召集一次“红桥议事会”,形成了“红桥会客—打卡传声—议事协商—分类交办—问题追踪—服务评价”的网格民情服务闭环。 

  用服务“闭环”解群众“心锁”。去年以来,街道先后实施雄风路农贸市场便民化工程,开展“先锋护学岗”志愿服务守护板桥小学、古雄小学、绿洲幼儿园学生上学放学安全,改造孙家中学循环路,解决绿洲新村小区居民楼屋顶严重漏水等“急愁难”问题,共解决民生大小事近200件。 

  板桥社区是繁华老集镇所在地,街面占道经营、车辆违停等问题曾反复回潮。社区打造“网格美颜器”,发动各行业、企业党员志愿者与执法队员群策群治,治理难题迎刃而解;新建社区构建“网格服务环”,实施生态修复使工农河再现水绿岸青,成为网红打卡地;孙家社区成立“网格民情坊”,建立全省首家社区“网格巡回法庭”…… 

  在板桥街道,一张张民生服务网,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工作分类打包,装进“网格”,全域覆盖。群众需求一旦“触网”,党员网格员立即“响应”。一座“雨花红桥”联心7个社区、红遍73个网格。 

  智慧升级,领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七一”,“雨花红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居民群众扫一扫自带定位功能的“红桥二维码”,即可将网格中发现的问题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上传。网格员实时查看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居民可扫码查看处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推动“格中事,‘码’上办”,板桥街道还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网格指导员,“大工委”“大党委”及各职能部门成员担任网格特派员。以智能化升级“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促社会治理更智慧、更精准、更高效。 

  从夯基垒土到智慧升级,一座“雨花红桥”不断融通各方力量,补齐发展“短板”。长期以来,受宁芜铁路交通阻隔以及梅钢等影响,板桥“短板”明显,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不充分、城市建设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完善。去年,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雨花台区“办好一件大事”,加快推进“两桥”地区更新改造和梅钢转型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板桥。随着梅钢外迁时间表确定,大板桥地区规划即将落地,板桥街道发展空间一举打开,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外抢“风口”,内强“短板”。板桥街道工委用系统化思维谋划大党建,聚力打造“雨花红桥”党建品牌,就是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力量,打主攻仗,打攻坚战,筑起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红色“桥头堡”。今年2月,“雨花红桥”被评为2019年雨花台区基层党建创新十佳“书记项目”。 

  “擦亮‘红桥品牌’,发挥‘红桥功能’,汇聚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赵道韡表示,探索红桥基层治理新途径,将进一步集结资源力量进网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形成网格力量凝聚、组织架构联动、治理机制革新、项目推进精准的“四维联网”治理体系,领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值“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行至“十四五”规划谋篇之际,看,三山矶下,扬子江畔,一座“雨花红桥”正聚力拔高,愈见宏伟,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王世停 李凯 李珊珊 彭欣)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