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检察院出台15条意见提升区域治理现代化检察贡献度
2020-05-20 12:20:00

  近日,南京市六合区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促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共15条,紧紧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推进检察工作融入区域治理五大体系建设,以优质高效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有力服务保障六合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 

 

  一、深入推进平安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犯罪、“精神传销”犯罪。依法严惩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犯罪,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健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长效机制。主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惩治危害安全生产犯罪,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建立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形成对行业性、领域性和多发性犯罪的综合分析研判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或预警提示函等形式,帮助发案单位、主管部门堵漏建制。 

  二、完善法治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严格把握逮捕必要性和起诉标准,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建议,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加强特殊群体管护。健全“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化帮教机制。加大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支持起诉力度。完善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的司法关爱服务。配合做好对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涉毒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管控。三是完善司法为民举措。加强与扶贫部门的信息对接,加大对贫困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力度。持续做好律师职业权益保障工作和特困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三、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偷排滥伐、弄虚作假等犯罪的同时,探索推进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结合办案向行政执法机关发出社会治理建议或推动出台规范性文件,促进依法行政。二是着力维护司法公正。对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刑事挂案、违法查扣等违法行为,执行环节、非诉执行监督工作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开展常态化的专项监督活动。建立损害司法公信违法行为的联合防范、发现和制裁机制。三是增强全民守法意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通过以案释法、检察开放日、观摩庭审等形式,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四、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推进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切实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健全联合接访、领导包案等制度,开展清理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攻坚行动。二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信访风险。积极融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活动,做好涉法涉诉信访风险的排查化解稳控工作,依法处理违法信访行为。三是融入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刑事和解、认罪认罚从宽等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公开审查、公开听证工作力度,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审判调解、律师调解等加强对接。 

   五、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建设。一是深化“网格+检察”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法网格员”建设,将检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加强检察公共关系建设,加强与基层法庭、矛盾调处中心、派出所的协作,共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针对污染防治、公共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联合行政执法机关开展专项打击、专项整治、专项监督、专项保护等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局面。三是建立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针对辖区河、湖、山、林跨区域的特点,加强与周边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区域周边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矛盾化解,实现促进社会治理的互通互联、互鉴互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