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
检察干警要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同时,检察宣传不能缺位
南京市建邺区检察院检察干警孙庆辉
和同事们坚守宣传阵地、以笔为戈
为这场战“疫”做好“助攻手”
疫情防控 使命必达
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孙庆辉和本部门人员严格贯彻区院党组要求,主动担当,以笔为戈,积极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疫情之下,有备才能无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建邺区检察院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宣传团队第一时间响应,敏锐捕捉宣传工作的着力点。
他们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方面,认真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于2月1日、2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告案件受理、群众信访、案件信息查询、辩护与代理接待等窗口对外工作安排,受到群众和律师好评。
另一方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舆情风险点排查研判,推动出台文件,规范检察人员网络行为。
宣传阵地筑得牢,仗才打得漂亮
筑牢宣传工作阵地,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工作经验和感人事迹,凝聚强大精神合力。讨论、选题、协调、采写、编辑、审核、推送……一道道程序,缺一不可;一篇篇稿件,精益求精。
2月1日以来,建邺检察宣传团队共组织干警撰写疫情防控事迹稿件17篇,推送【建检战“疫”进行时】原创专题微信20期,累计阅读量1.7万,相关稿件被《江苏法制报》《龙虎网》等主流媒体采用53篇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同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转发疫情防控知识、政策通告、典型案例等信息83篇,有力引导了正面舆论。
疫情期间,宣传只是孙庆辉工作的一个侧影,而非全部。
是“号手” 也是战士
疫情防控之初,孙庆辉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到一线参加战“疫”,用他的话说就是:只有上“一线”,才能写出有温度的稿件。
支援社区防控,有"胆子"也有"点子"
从2月1日起,根据院党组统一安排,孙庆辉和本部门同志全部下沉社区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开始时,孙庆辉被安排在科技园社区。
科技园社区企业人员较多,在做好外来人员登记、体温测量等常规工作的同时,他主动要求参与5户外地返宁人员居家隔离观察相关工作。“大家对新冠肺炎病毒都不太了解,要说一点儿都不害怕那是假的,但人家社区工作人员每次都冲在前面,作为机关党员和检察干警,我又怎么可能临阵退缩呢?”每次他都主动要求和社区人员一起上门,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耐心做好居家观察人员思想工作。
同时,为及时疏导群众心理压力和情绪,他还和同事们一起,想出了不少方便贴心的“小妙招”,比如在小区门口摆放快递架、运物小推车等。事情虽小,但群众看在眼里,生活变得方便一些,大家情绪也舒缓平和了很多。
助力企业复工,要"实干"也要"提炼"
2月15日,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孙庆辉和本院其他9名同志一起下沉江东商贸区管委会,负责引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期间,孙庆辉主动和管委会、区机关相关部门人员“结对子”,发挥各自专业和工作优势,分工做好防控物资检查、人员返程摸排、复工政策宣传、复工情况核查等工作。
位于万达广场商务楼B座的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最初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及时复工,受到很大困扰。了解情况后,孙庆辉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向管委会反映相关情况,随后和管委会工作人员共同上门对其开展复工指导和法律政策宣传工作,帮助企业顺利推进复工复产。目前,该企业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轨。他严谨踏实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受到管委会领导和复工企业的好评。
同时,孙庆辉利用午休等时间,和建邺区检察院一起参加企业复工组的程雪梅等同志一起深入总结检察机关助力企业复工的典型作法,被《江苏法制报》《法治江苏》《江苏检察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
在线编辑稿件,爱"抬头"也爱"低头"
在参加疫情防控的时候,只要一停下来,他就低头看手机。开始时,和他一组的同事非常不理解,甚至产生误会,以为他在玩手机。后来,通过他的语音对话和电话声音,才知道原来他是在手机上编辑信息稿件。
一边走路、一边发信息、打电话,几乎成了他疫情防控的常态。同事们笑着说:“幸亏现在车少、人也少,不然的话太危险了”。他总是笑着回答没关系,赶紧把信息发出去,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就这样,他的两条腿都被路边的隔离石柱子碰伤过。为了不耽误疫情防控,孙庆辉总是在家人熟睡后独自一人在书桌前写稿,深夜里键盘敲击的声音显得格外动听。
夏英波、王森、翟荣伦、陈德等一批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检社结对”助力复工复产等典型作法,就这样在孙庆辉的指尖流淌而出。
当有人说,“你应该多宣传宣传自己时”,他总是回答:“我就是干这个活儿的,应该把版面和镜头更多地让给别人。”
诗人情怀 检察风骨
做好自身工作同时,孙庆辉歌以咏志,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
诗人底色,最是家国情怀
“医者仁心,为我戈矛”“兴邦多难,忠节立现”等诗句让人读之动容,家国之思油然而生。他积极投身到建邺区文联组织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文艺创作中,创作的诗词《立春战“疫”》《贺新郎?武汉元夕》等先后被江苏长安网、江苏检察网、南京市诗词协会网等媒体刊发。
诗意检察,彰显风骨担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在编发“南京建邺检察”微信公众号文章过程中,孙庆辉以诗为媒,每篇原创微信配上一句古诗词,以文化之,慷慨激昂,提升文章文化底蕴和阅读性,充分彰显了检察人齐心战“疫”的风骨与担当。
共同战疫 静待花开
每一份成绩的取得,背后都是担当作为、无私奉献;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领导关心、团队配合、家人支持。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孙庆辉和所在部门的3名同事,承担着全院检察信息、调研、宣传等多项职责。疫情期间,各项工作不但没有停摆,而且时间更紧、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面对这种情况,要做到两者兼顾,没有担当精神和团队意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大家毫无怨言,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显著成绩。2月份以来,他们编发的各类稿件被《江苏政法》《江苏检察在线》《交汇点新闻》《正义江苏》《南京检察》等官方微信公众号转发10篇,被《江苏法制报》《南京晨报》等纸媒刊载5篇。3月13日下午,南京新闻综合广播《法律365》节目对建邺区检察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访。
“南京建邺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获评2019年度南京市“文明办网”先进单位等。
这些成绩都是建邺检察宣传团队共同奋斗的结果。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作为部门负责人,孙庆辉感觉有些愧对团队成员,对于家人更是如此。疫情期间连续奋战,整个人身心都异常疲惫,但孙庆辉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妻子问他:“大晚上为什么总是翻来覆去的?”他只好抱歉地回答:“影响你休息了,刚刚闪过一个宣传思路,得赶紧捋一下,要不然明天就忘了。”
有几次,他正在巡查企业复工情况,儿子突然打来电话:“爸爸,今晚你几点回来吃饭啊?上午给你说的数学题怎么做啊?什么时候带我出去放风筝啊?”听着儿子稚嫩的话语,孙庆辉心里满是愧疚。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话题:当疫情结束,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孙庆辉的回答是:“准时下班,好好陪家人吃顿晚饭,然后尽情享受南京的大好春光……”
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每个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英雄!
来源:南京检察、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