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东海县石梁河水库,民警韩杨一边向游客宣传水域安全知识,一边叮嘱:“记得要远离危险水域,同时要保护好水资源。”这看似平常的提醒,背后是东海县“生态警长+生态义警”联动机制的全新实践。今年以来,东海县公安局通过组建专业化生态义警队伍,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网络,成效显著。
石梁河水库作为重点巡查区域,民警与生态义警每日联合开展生态安全排查,重点检查非法捕捞、违规垂钓、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全面排查污染源和生态破坏隐患。同时向周边群众宣传水域保护法规,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守护,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我们不仅排查隐患,更发动群众成为生态守护者我们。”石梁河派出所民警介绍。这种“专业警力+社会力量”的模式,已成为东海县生态治理的常态。
今年3月,东海县公安局正式成立生态义警专业队伍,覆盖村干部、网格员、环卫工、医生等各行业志愿者2100名。这支队伍依托“生态警长”制度——全县122名社区民警兼任生态警长,按区域特点招募培训义警,形成“一警长带多义警”的网格化体系。食药环侦大队大队长刘月美表示:“义警人熟地熟,既能快速发现线索,又能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东海县生态警务机制明确划分职责任务清单:义警需参与巡护巡查、风险预警、法规宣传及民意收集,东海县公安局定期组织培训并实施考勤评估。据统计,队伍成立半年来,已协助破获多起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推动污染源整改30余处,水库等重点区域水质持续改善。
东海县公安局创新建立生态警务联勤共治中心,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局、水务局等多部门坐镇,参与预警研判和联合执法。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案件会商等机制,实现了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治理的转变。在传统巡查基础上,东海县公安局还强化科技创新,利用无人机在辖区进行巡逻排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隐患。同时,运用大数据监测技术,对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智能监控,大幅提升了执法效能。
“生态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只有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才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食药环侦大队大队长刘月美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生态义警队伍规模,吸纳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环保爱好者等群体,实现城乡全覆盖。深化‘警政企民’联动机制,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勤共治体系,依托智能感知网、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同时,定期开展生态保护普法宣传、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新格局,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