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公安分局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力瞄准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方位、立体化构建攻防新格局,筑牢反诈“安全墙”,捂住群众“钱袋子”,有效形成了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的“海州模式”。
“体系化”打击,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做梦都想不到还能追回这30万,非常感谢你们……”去年秋退赃仪式上,周先生异常感激地对新东派出所民警说。
2023年,海州公安坚持以打促防、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通过反诈中心赋能、专项行动攻坚,持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最大限度地挽回群众损失。
全局加快“中心主研、战队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改革,强化反诈中心建设,运用全案侦查、境内快侦快打、境外取证回流战法,深推“断卡”“云剑”行动,重拳打击与境外电诈团伙勾连人员、贩卖“两卡”人员、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人员,全链挤压黑灰产业生存空间。对犯罪组织及团伙成员财产状况全面调查,依法查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深入追缴、没收犯罪分子违法所得。
去年共铲除23个电诈黑灰产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涉案电话卡开卡地线索和开卡人户籍地线索同比分别下降10.36%、12.54%。
“一体化”防控,痛斩电信网络诈骗源头
海州公安坚持打击与治理并重,竭诚汇聚全要素力量,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狠抓源头、破解困境。
全区18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17个镇街、119个村社均有专人负责反诈工作,并定期召开联席会,向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形成专报,快速构成了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参与的“全民反诈”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海州公安着力压紧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对电诈发案高的2个街道和滞留境外涉诈人员多的1个乡镇挂牌整治,对开卡问题突出的个别单位约谈提醒、督办整改。同时,结合任务分工,创建了“公安+银行+运营商”和“两卡”线索联动处置机制,明确15大类160余项任务清单,排查可疑账户2.1万个,处理违规电信、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30余起,有力堵塞源头漏洞,避免了电信网络诈骗在海州落地生根。
“多维化”宣讲,占领电信网络诈骗阵地
“幸好看过你们反诈视频讲解,不然,昨天我也可能掉进刷单返利的陷阱了。”见到正在宣传反诈民警,宋女士激动地说。
为快速扩大受众覆盖面,增强居民识诈防诈能力,海州公安积极创新“无诈”载体,固化“警+N”宣传形式,常态化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工地卖力宣讲,剖析电诈手法、危害。
全局上下积极协调社区微信群、商业大屏等媒介辐射宣传,充分利用无人机在人流密集区播放反诈音频,深入开展“无诈社区”“无诈企业”“无诈校园”活动,辖区派出所均建立了情景体验式反诈工作室,民主路被精心打造成反诈一条街,孔静说反诈、天天反诈等特色品牌和“反诈夜市”“反诈大集”“反诈菜场”“反诈汇演”等接地气活动广受好评。
分局组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网格员等反诈志愿者队伍26个,与银行、学校、寄递业分别合作成立“警银”“警校”“警企”反诈联盟,对在校学生、老年人、家庭主妇、公司财务等重点人群宣传讲座,受教群众达60万人次,易受骗人员发案量同比下降25.3%。
“机制化”保障,力提打击治理工作质态
“我们全力支持反诈队伍建设、反诈中心运营、集群侦查打击等工作,力求教育劝返全面突破、‘两卡’治理全面领先、预警劝阻全面提升、压案降损全面凸显。”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海州公安不断调配业务知识强、办案经验多、执法能力优的精干民警充实到反诈队伍,凝聚成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坚实力量,提高打击治理电诈犯罪质效。
专职反诈办实行挂图作战,每月汇总打击治理电诈指标完成情况,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通报给各镇街和行业主管单位,并限时整改;对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责成属地党政办跟踪督导、纳入考评。同时,大力完善派出所民(辅)警、镇街干部、村居网格员、义警队员四级网络,高效开展反诈预警劝阻工作。
此外,海州公安还定期与市区两级检察院、法院研判会商、衔接工作,组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办理培训,细化统一执法标准,为侦办电诈案件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