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嫌疑人进入执法办案中心那一刻起,所有的程序公开透明,民警审理案件程序规范;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音频、视频、证据链实况永久存档;全警执法办案效能显著提升……”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心投入运行以来,广大基层执法办案民警形成的普遍共识。
2022年以来,连云港市公安机关以“智能高效、精细集约、融合共享、全程管控”为目标,将建好、建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牵引市县主战机制的主战场,常态化数据赋能审讯、合成支撑办案、贴心服务保障和全程监督管理,全警执法办案质效大幅攀升,执法办案工作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
拓展案件审理新思维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研发的执法办案中心智慧运行平台投入运行后,中心接到办案单位审讯预约需求后,可以第一时间将涉案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个人特点及审讯要点推送办案民警。讯问过程中,语音转换系统自动进行语义转换、语音识别,实现问话内容快速输入并形成规范化的笔录文档。同时,通过嫌疑人的智能手环信息绑定,可对其活动行为进行智能化跟踪管控、实时提醒,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办案区无人看管、单人讯问、羁押超时等执法安全隐患。
为提升案件审理的时效,帮助建立完整的闭环数据链,中心还专门配备了远程审讯、示证系统,实现与全市其他中心、办案场所、羁押场所的实时在线联通,办案单位可异地远程完成询问、讯问、辨认、示证等执法活动。“数据赋能审讯为我们侦查办案插上智慧的翅膀,增强了办案民警办好铁案、提升增效的信心。”海州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周洪海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新型犯罪、职业犯罪表现出的新情况,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组建了审讯专业队伍,通过指挥室对办案民警实时在线指导、同步研判,及时通过疑难问题攻坚、会办,为案件审理提供有力支撑。在聋哑人、未成年人等案件审讯过程中,主动邀请残联、关工委、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派员参与,对特殊人群开展心理疏导、教育感化等工作,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主动配合公安机关推动审查工作顺利进行。
执法办案效能大提升
为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时效,连云港公安局打破警种壁垒,由执法办案中心安排专人与合成侦查中心对接,帮助办案单位做好被审查人员的涉案信息多维收集归类、综合研判,大大提升了办案单位的审查时效,为办案单位破案攻坚、深挖犯罪提供了强力支撑。
各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通过强化与检法等单位的协作沟通,从公检法机关遴选业务骨干组建法制专家团队,在疑难复杂案件办理过程中主动介入,围绕案件定性、取证方向、证据标准、办案程序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同步为办案民警提供精准指导,确保民警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还专门成立了侦查协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与驻点检察官进行沟通,统一对在侦案件进行分类指导。2022年以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疑难刑事案件360余件、会商重大刑事案件208件。通过联合法院设立速裁法庭,审理速裁案件1200余起,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提升。
此外,办案单位将被审查人带到中心以后,由中心负责收押登记、人身检查、信息采集、涉案财物和随身物品保管、看护看管。同时,中心与医疗单位建立体检绿色通道,由中心驻点医生提供医疗保障,最大限度为民警提供便捷服务。
全程监督管理无盲区
2022年以来,连云港市公安机关切实抓紧抓实执法办案源头和过程监督。充分发挥执法办案中心的中枢和核心作用,设立警情巡查、场所监督、案件管理、指挥调度等监督岗位,依托执法监督管理、执法记录仪音视频等智能平台,搭建起大数据监管、评估数据模型功能模块,从受立案开始开展全要素的巡查,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执法案流程的精准监管。
为全面优化创新盯警情、盯案件工作制度,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按照日清、日结工作要求,对辖区警情逐件开展电话回访检查,及时发现警情处置不规范、受立案不及时等问题。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及时推送到合成侦查中心深度研判,为办案单位提供案件侦查支撑。落实市局、分局、基层所队三级盯办责任,围绕案件调查取证、侦办进展、人员处理等方面盯办督办,确保执法案件质量,助力侦查破案效能大提升,从源头上杜绝有案不受、有案不立、立案不侦等各类问题的发生。
“通过执法办案单位和民警的规范化运作和实践,如今全系统案件办理实现了哪里有执法活动,执法监督就跟踪到哪里。高效运行中的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从硬件建设、规范流程、科技赋能等多方面,确保执法办案全程监督无死角、管理无盲区。”连云港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