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这一天,让我们向广大媒体记者致敬,也向广大从事公安宣传的公安“记者”致敬。
记者,记着……既是记录者,更是见证者!对于连云港公安战线上的宣传工作者来说,在这个不平凡的2022,“警旗”宣传小分队里的他们,在每一个现场、每一次采访、每一条报道中践行着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用文字、照片、视频、作品,见证着一次次的刻骨铭心、心潮澎湃、动人心弦。
今天,让我们把镜头反转,对准随警作“战”、为警发“声”的老中青新闻宣传人,听一听他们的“从业”感悟。
新闻宣传 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作为一名从事宣传工作18年的新闻宣传人,我喜欢新闻写作这份“苦差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新闻宣传工作对我的意义,那就是她丰富了我人生的阅历。
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期间,我曾在炎炎夏日、风雪漫天的开山岛上,实地采访王继才夫妇的守岛故事,感受着他们多年如一日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加入警队以后,无论是在派出所,还是在分局政治处,我依然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宣传工作,曾在鸡鸭成群的田野乡村间,记录着“中国好人”李伟的为民故事,也曾数次与群众面对面,倾听他们对公安民警的谢意表达......这些平凡的坚守故事,让我不禁感同身受,心潮澎湃、自豪不已!
如今的我也算是一名老“新闻人”,可我仍愿奋勇向前、乐此不疲地奔波,为了那一篇篇直抵人心的报道,更为了那曾经白发不休的理想。
@海州公安分局政治处 周宗江
倾听交流 将交通安全带进千家万户
做好采访,就是要学会倾听交流,试着走进别人的世界。作为《港城红绿灯》栏目的警官主持人,我喜欢和采访的对象交流,倾听他的故事,虽然会“耽误”很多时间,但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更贴切的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当下,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你愿意来和我聊聊关于生命只有一次的故事吗?
@《港城红绿灯》警官主持人 夏澜
脚踏泥土 执笔为警发“声”
从事公安新闻宣传岗位已有12年,去过规模的生产车间,进过味道刺激的环保站,蹲守过黑夜中的废弃厂房,跟拍过一身汗水的社区民警,曾和邻里大妈聊过反诈,也曾翻遍卷宗,只为一个细节。
“每一个敲下的字,都有它的来路。”干过新闻宣传工作的人都知道,一篇打动人心的报道背后,凝结着太多的精力、时间与汗水,甚至说是奔波忙碌、披荆斩棘也不为过。但我愿脚踏着泥土芬芳, 执笔为警发“声”,宣传虽苦,但亦无悔。
@开发区公安分局大浦派出所 樊荣
虽苦无悔 无论冬夏都是一身汗
收到预报说天气又要降温,淡然一笑,毕竟气温变化对新闻宣传人毫无影响。无论春夏秋冬,我们总是跑得一身大汗。为了达到满意的宣传效果,往往需要上蹿下跳寻找完美角度,自己可以灰头土脸,但绝不允许稿件内容有任何瑕疵,这就是我的工作原则。
隐于幕后、随警作战,短短八个字概括了宣传民警工作日常。一线现场,我们是一手记录的“隐形人”,文字背后,我们是日夜奋战的“宣传兵”。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和同事“疫”线作战,深挖好警好事,把公安英勇无畏的付出向社会传递;在“百日行动”中,我跟随记录,千里缉凶,把战友们的默默奉献向群众述说。
作为一名公安新闻宣传战线上的“新人”,我将用步履不停诠释藏蓝青春,述说无悔“警营故事”。
@灌南县公安局政治处 邹沁芸
随警宣传 用心用情记录“藏蓝”风采
一篇好的新闻宣传稿必须要接地气,必须要用心用情去体会、去感受、去记录,所以无论是节日安保、专项行动还是平时的疏导保畅、安全宣传,我们都会把最真实、最及时的画面记录下来,并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准备开始码字。
“你又不破案,怎么会那么忙?大年初一还不休息。”是的,很多人不解我们的工作,我们虽身居“幕后”,无法奔赴打处一线,但是我们可以用文字和镜头鞭挞丑恶,褒扬正义,记录精彩,传递温暖;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和镜头记录公安民警秉公执法、服务群众的动人故事。
今年是从事宣传工作的第14年,我想说:累并快乐着,我要把最好的青春献给最爱的事业。
@东海县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 袁青青
勇毅前行 继续在宣传路上奔跑前行
在没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前,我曾认为宣传就是“坐办公室”、写材料,现在我以亲身经验告诉大家,要想做好公安宣传工作,必须具备以下素养:出得了现场、跑得过民警、顶得住风雪、趟得过雨水,还要具备策划、摄影、摄像集一身的素质本领。
加班是日常,忙碌更是常态。镜头里,“奔跑哥”侍东亮的身影温暖人心,文案中,退休老警的坚守让人敬佩……虽然身心劳苦,但我还是想用笔,真情实感地描绘出人民警察的辛勤付出,用相机留下感人的瞬间,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讲好灌云公安人的故事。
@灌云县公安局政治处 何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