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背影,致敬战“疫”路上的逆行者!
2022-03-16 17:19:00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天平先锋”志愿者始终冲锋在前,在特殊时期,从院党组到每一名干警,他们不惧艰险,在隔离点、在封控小区、在网格社区,都有他们挺拔的背影,厚厚的防护服下,紧勒的口罩和护目镜下,我们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庞,但却记得住那一双双坚定而温暖的眼神、一个个美丽的逆行身影。他们用汗水保卫群众健康,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担当与忠诚。 

  李更亮:“大白”腰间的红袋子 

  李更亮,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书记员,自2008年进入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工作以来已满14个年头,在日常工作中李更亮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履行工作职责,高标准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从不讲条件、提要求,每当受到身边同事赞许时,他总是腼腆一笑“没什么,都是我该做的”。 

  疫情就是命令,李更亮在得知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成立"天平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3月9日响应号召入驻封控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明知道一进入封控区短时间内就回不了家,更见不到刚满三岁的女儿,但为了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李更亮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成为志愿者突击队中的一员,于当日下午和其余5名志愿者一起入驻封控小区。 

  在封控区需要完成安装电磁门禁、清运生活垃圾、配送生活物资以及安抚居民情绪等工作,哪里有任务哪里就必定有一个特殊的“大白”身影,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李更亮腰间永远挂着一个红色的帆布袋子,袋子里备着笔和小本子,本子上记录的都是他入户调查的相关信息:抑郁症患者要注意情绪安抚、老人腿脚不便,需要上门、某居民要透析……每一个细节他都详细地记录,不喊苦不喊累,这就是李更亮,一个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法院人,以平凡之躯扛起一名法院人的职责和使命。

  王欢:隔离点坚守的平凡战士 

  王欢同志,现任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家住东海的王欢,连夜赶回海州。当晚,他根据组织安排,先行一人进入隔离点。 

  入驻隔离点后,基础维护工作量大,他需要每日3次对隔离区域4个楼层进行消杀,同时负责楼层清扫、协助收集医疗垃圾等工作,还需定期接收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因工作人员通道没有电梯,每次搬运物资,他都要与其他工作人员从隔壁酒店绕行,再将物资搬运至3楼的隔离点工作区。每天身上的汗水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却从无怨言。 

  即使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即使每天面对体力与精神的高度消耗,他仍尽可能关心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每天,他都要为70余名隔离人员分发三餐。对于隔离人员提出的需求,他都尽量帮助解决。他还主动在微信群内为隔离人员答疑解惑,安抚隔离人员情绪。他的一举一动让隔离人员在冰冷的疫情面前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刘乙霏:“疫”战到底

  “我年轻,精力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板浦人民法庭干警刘乙霏,坚决听从党的号令,把参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拒绝安稳的居家隔离生活,第一时间主动要求长期驻守法庭24小时防疫值班,下沉2000余人口的罗圩村支援防疫,村上老人居多,核酸检测秩序维持困难,刘乙霏耐心解释、安抚情绪,共计协助核酸检测、登记、转运检材6000余人次,同时还要承担起法庭的全部消杀工作及夜间巡逻安保工作。后根据组织安排,又加入了新东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新的战斗岗位上,刘乙霏协助开展排查、封闭管理、物资采购配送、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做好社区封控的“战斗员”、为民服务的“勤务员”、法规政策的“宣传员”,以实际行动亮身份树形象,在疫情面前,已然成长为斗志昂扬的战士。

  韩杨:克服困难持久战“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韩杨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社区和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隔离点的工作繁重且复杂,既要满足隔离点群众的生活需求,又要进行全面防控和消杀,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群众利益无小事。疫情任务要完成、工作困难要克服、群众诉求要满足、执行案子要兼顾,这是一场综合考验。韩杨作为隔离点志愿者,需要早上6点30起床就进行送饭、消杀和清理垃圾的工作,对被隔离人员的要求需要及时进行回复和处理,期间还对案件的当事人来电做到及时接听处理。有一次在完成消杀任务时,韩杨因长久接触二氧化氯产生了过敏反应,一度吃不下饭,但依旧在吃了药后继续咬牙坚持不下火线,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防疫工作,并在群里鼓励大家坚持。在疫情面前他坚毅逆行,用最朴素的行动诉说着初心和使命。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