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立足公安本职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着力在沟通服务、防范打击、多维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助推港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连云港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支队、出入境管理支队整建制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级58项和县分局34项公安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下放23项市级审批权,向自贸片区公安机关赋权12项市级公安审批服务事项。简化审批流程,金融机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及验收事项审核审批时限由原先2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并将出入境部门的办证系统审批环节简化为县级直接审批,对民营企业申请港澳商务备案开通快办绿色通道。
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积极创新便企惠民服务举措,大力推行“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模式,依托连云港公安微警务、“连云港交警”、“交管12123”手机APP等平台,实现25项交管业务、货车禁区通行证审批等网上办理。打造“3公里便民服务圈”,在全市增设15个出国境证件受理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增设13个车管便民服务窗口,在4S店、邮政、银行等机构开设社会服务网点22家,在110家汽车销售店开通申领临牌业务,推动实现“就近办”。将“自助办”服务延伸至车管部门缴费、小型汽车注册登记、交管部门业务受理处理、港澳台通行证签注办理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全流程、全天候、不见面自助服务。为在连重点企业外籍员工和引进海外高层人才开通签证和绿卡办理绿色通道,为港口入境外籍船员提供24小时预约办证服务,开办团体口岸签证“落地签”,以“一事办”、“快速办”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对涉企经济、侵犯知识产权、黑恶势力、“盗抢骗”、食药环、信息网络等各类犯罪活动,连云港公安保持高压态势,全链条、全环节打击,相继破获一大批涉企案件,追赃挽损近亿元。
高新区辖区某中外合资企业职工马某利用职务之便,在公司全额承担运费的情况下,伪造运费补贴收款协议,要求客户按进货数量将所谓运费补贴打入其指定的私人账户,严重侵害客户和公司的利益。
接到企业报案后,高新区警方高度重视,迅速立案调查。时值疫情期间,办案民警克服困难,调取海量银行流水及公司账目、合同、出货单等资料,并赴外地取证,历经十余省市,行程上万公里,取证客户40余人次,调取相关证据资料500余份,全面查清了马某冒用公司名义,违法收取客户物流费达5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证据链。今年11月份,马某在零口供的情况下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同时责令退回赃款。
此案的成功侦办,有力维护了法律权威,在辖区企业中赢得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也更加坚定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案件侦办期间,办案单位还结合本案中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并以案说法加强员工遵纪守法教育,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
12月22日,该企业中方负责人专程来到高新区公安分局,并赠送一面“经侦卫士秉公执法、服务企业护航发展”的锦旗。
一直以来,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持续推动“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建立警企挂钩制度,加强企业外部治安整治和内部安全防范,全量列管危管企业并跟踪督导落实监管措施,有效预防和应对涉企犯罪和安全监管风险。办好用好“连云港论坛”,推动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加强企业海外利益保护。同时出台《连云港市公安局构建“亲”“清”新型警商关系“七个严禁”》《全市公安机关依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项措施》《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八项措施》等制度措施,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健全完善监督评议机制,严格规范优化涉企执法服务行为,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