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一声庄严的法槌声,5件减刑案件在市中院第三法庭公开审理,6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参加旁听庭审,这是连云港市中院利用“云审判”实现案件审理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零距离监督的又一实例。
通过视频连线,在法庭调查阶段,刑罚执行机关连云港监狱工作人员首先宣读了减刑建议书,并出示了拟减刑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相关证据材料;5名罪犯对自己的犯罪的认识及服刑期间的改造表现作出陈述;合议庭对当庭出示的证据进行了质证、认证,并就相关事实进行了调查核实;最后还认真听取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意见。
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这次旁听活动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于减刑案件办理程序的了解,并就庭审程序、法官驾驭庭审能力、法官仪表及庭审效果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据市中院审监庭负责法官介绍,在审判实践中,罪犯服刑监狱向驻所地法院报请罪犯减刑建议后,承办法官通常会先行阅卷,从报请材料中梳理出庭审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对罪犯减刑材料真实性的审查,对罪犯认罪悔罪态度的评估,对财产性履行情况的审核等内容。庭审中,通过对证人(同监室罪犯、管教人员)证言审查认定,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发表意见,以考量罪犯的改造情况以及重返社会的现实可能性,最终确定是否执行减刑。
代表委员有话说
市人大代表刘玮玮
民革连云港市委会副主委(不驻会),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此次庭审准备充分、程序规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展现了法官优秀的庭审驾驭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并监督减刑案件的审理,体现了对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尊重,同时从程序上保证了减刑案件的公平公正。
市人大代表张浩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减刑案件的庭审公开化,既最大限度地避免徇私舞弊的发生,又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正、公平。通过参加法院的活动,对法院工作逐步深入了解,进一步增进法院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交流,体现了法院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远程审理,提高办案效率,特别是在防治新冠疫情期间,也更有利于防控。
市政协委员王中永
市交通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通过观摩此次庭审,让我近距离感受到法庭的神圣威严和科技法庭运用的便捷高效,也更直观地感受到刑罚执行环节的宽严相济和公平公正,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法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