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审判质效数据新鲜出炉,金湖县法院在全市排名乃至全省排名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至6月30日,该院结案率排名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22位;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全市排名第1,全省排名第8;调撤率全市第1,全省第3;发改率全市第1,全省第1……
数据显示,仅今年1至6月,金湖法院共受理案件3673件,结案2948件,案件结案率同比增长4.43个百分点。“我院始终以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抓手,完善健全‘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大立案、大审判、大执行、优服务’的工作格局,审判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有效推动审判质效得到全面提升。”金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冬然一语道出其中缘由。
运用科学指标引领
走进金湖法院办公楼,一楼大厅左侧电子显示屏上的《今日快讯》格外引人注目,员额法官办案数量、结案率等指标滚动播放,及时提醒办案法官关注审判效率。
金湖法院审管办主任张海霞解释道:“法官个人数据每天更新,业务部门数据每周更新,用实绩说话,对大家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为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激发广大干警干事创业热情,该院实行月度、季度、年度办案标兵评选活动,对于那些办案质量高、效率高的法官评选为办案标兵,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先进代表介绍经验。将办案标兵表彰奖励情况纳入干警工作业绩考核,作为评先奖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激励全院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此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法官司法能力、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起到了显著的助推作用。
同时,该院还注重效率指标的整体提升,适时掌控结案均衡度,建立从“入口”到“出口”的审判动态监控机制,实行每周收结案通报、每月小结点评、每季度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查找审判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做到“全流程监督、全节点控制”,为院党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该院宝应湖法庭庭长李月琴告诉记者:“自从建立超审限预警、催办、督办等机制以来,我们严格落实程序转换、延长审限等审批程序制度,有效缩减了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目前,法庭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17.67天,全院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
仅今年以来,金湖法院已发布案件情况通报18期,其中审判质效情况通报6期,做到了月月有计划、季度有安排、年度有总结,今年前6个月平均案件审理天数为51.36天,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7%。
服务群众快捷方便
面对案件数量急剧上升、人案矛盾加剧的实际,早在2017年,金湖法院就成立了速裁团队,多年来不断充实团队力量,凭借一支由3名法官、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组成的“3+3+3”团队,开启“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模式,通过科学配置审判资源,优质高效审理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速度和司法公正。
5月13日,金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受理一起买卖合同案件,工作人员在进行案件繁简分流时,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即决定把案件分流到速裁团队。
速裁团队确认签收分案后,立即启用速裁程序进行了送达。5月17日即开庭进行审理,庭审进入法庭调解阶段后,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分两期偿还6万余元的欠款。庭审结束后仅十分钟,柏某便从法官手中接到调解书并激动地说:“确实是太快了,金湖法院的办案效率真是高!值得点赞!”
金湖法院精准甄别繁简案件,审理环节始终围绕“快”字做文章。据统计,从速裁团队成立至今,共审结速裁案件6000余件,涉案标的额近10亿元,2018年成立初期平均审理案件天数为54.42天,如今平均审理案件天数仅为24.3天。
完善机制长效运行
6月7日下午,金湖法院四楼会议室座无虚席,5月份审判质效点评会议由院长徐冬然主持。
“为掌握全院审判运行态势,现将今年5月份审判质效指标完成情况通报如下……”此次会议通报了审判质效完成情况,对3名在5月份获得“办案标兵”称号的法官进行表彰,同时对接下来的审判质效工作进行针对性的部署推进。
自2021年1月起,该院在每月初即组织召开上个月的审判质效总结会、上个月审判质效先进表彰会以及本月审判质效的安排部署会,并将这三个会同步合并召开,即“三会合一”。
“三会合一”月月开,“一把手”出席把脉已成常态,有力促进了审判质效的提升。
“在确保内容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三会合一’的形式,使得会议主题突出、高效和凝练,既梳理了上个月的工作情况,又谋划了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高度统一了干警思想,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该院执行局局长雷爱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