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始终如一的初心,艰苦奋斗的决心,水滴石穿的恒心,将清江浦公安的动人故事、新鲜案例、品牌创新传播出去,努力做好公安新闻宣传的“扩音器”,提升清江浦政法工作的品牌“声量”。
徐子钧,现为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警队管理室组宣科科长。从事宣传工作7年来,她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带领分局新闻宣传团队打造多个在全市有影响的公安新媒体品牌,编排多个优秀参赛节目,新闻宣传绩效常年位居全市各公安县分局前列,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三等功1次、各类嘉奖6次。
勤练“基本功” 强化学习“明规律”
徐子钧深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始终坚持“时、度、效”原则,牢牢把握新闻宣传规律,把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做新。平日里,她主动向从事公安新闻宣传的同事和媒体记者请教,与他们探讨新闻工作规律和技巧,在对工作的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方法。此外,为了深化对新闻与传播的认识,她工作之余刻苦备考,并顺利考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进一步深入学习新闻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拓展知识边界,打牢新闻宣传的“理论根基”。
苦练“铁头功” 下沉一线“随警战”
徐子钧秉承“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的工作理念,带领分局影视宣传中心的工作人员,用最踏实的脚步,最精准的镜头,记录最真实的公安形象。她带领团队将镜头聚焦一线、对准工作“进行时”,全面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安保维稳、打击破案、服务群众、宣传教育等工作现场,均能看到他们拍摄、采访的身影。在典型形象打造上,她坚持实地跟访、紧急突访、日常随访,杜绝闭门造车、道听途说,力争将最能体现清江浦公安品牌的人物和集体展现在群众面前,在她的笔下,陈甫、周加军、赵大喜、束文,万达警务站等一批先进个人及集体涌现出来。
巧练“创新功” 积极探索“树品牌”
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宣传规律和公安工作规律,徐子钧主动思考如何推出一批具有清江浦公安特色的新闻宣传作品。在传统媒体上,她坚持打磨“眼力、脚力、笔力”,生动描摹新时代清江浦公安改革创新的一笔一画,有重点、有方向、有内容地通过传统媒体扩大清江浦公安的品牌知名度。在新媒体上,她统筹打造清江浦公安新媒体矩阵,在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高质量栏目。截至目前,她有68篇新闻稿件被《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新华日报》等中央政法及省级主流媒体采用;组织采访报道的电视新闻被省台采用118条,被央视采用21条,其中1条被央视新闻联播采用;策划原创视频短剧《所长来了》,获得政法优秀宣传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