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公安:“三民警务”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2023-05-15 11:03:00

  近年来,淮安市公安局坚持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民意为主导,聚焦矛盾化解、群众路线、平安治理三个方面,持续推进以为民解忧、邀民共治、保民平安为主要内容的“三民警务”,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全市社会治安掌控力持续增强,平安建设呈现新“枫”景。 

为民解忧

  “我们两家因为这面墙吵了好久了,多亏民警不厌其烦帮我们,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到啥时候呢。”27日,在盱眙县盱城派出所调解室,因一面墙而结怨的朱某和王某终于握手言和。 

  淮安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防范案事件发生的治理源头,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理念,以“千警进网格、入户送平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专门力量、群众工作优势,以接处警、社区警务为第一触角,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做到早发现,快调处,把好矛盾纠纷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严防“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 

  淮安市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健全“公调对接”机制,增配人民调解员97名,参照司法机关奖励标准,按矛盾纠纷复杂程度,对人民调解员给予适当补助,不断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县区之间探索跨区域联动调解机制,推动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邀民共治

  房间柜门后隐藏暗门,小区住宅变身赌博窝点,“设计者”原以为天衣无缝,不料被警方“一锅端”。这是淮安公安根据“淮上义士”提供线索开展平安共治的一起典型案例。 

  参与社区义务巡逻,帮忙化解邻里纠纷,及时劝阻欲转账的被骗者……近年来,“淮上义士”志愿者活跃在淮安线上线下、大街小巷,广泛投身到义务巡逻、法治宣讲、调处纠纷、协助破案等工作,为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淮安市公安局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淮上义士”为品牌的社会动员队伍,吸引10万余名热心群众实名注册加入“淮上义士”队伍,积极参与平安共治。淮安公安自主研发管理平台,对“淮上义士”实行标签式、分类别、扁平化管理,在线开展线索查证、宣传发动、表彰激励等精细化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淮安公安已收到“淮上义士”提供的各类信息线索1900余条,46名优秀“淮上义士”受到表彰奖励。 

保民平安

  “谢谢警察同志帮我们把钱追回来了,你们真是好样的!”涟水县的孙先生等5名老年人被人以艺术品投资为由骗取数千元,没想到公安机关几天内就破了案,不但捣毁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诈骗的流窜作案团伙、追回被骗钱财,还带破诈骗留守老年人案件30余起,追缴涉案赃款3万余元。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近年来,淮安公安机关围绕群众关注的侵财类民生案件,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构建合成侦查新模式,组建合成打击中心,推行侦查中心、反诈中心、配侦中心“三合一”运行,刑侦、网安、经侦、打击整治专项办等实战警种合署办公,形成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合成作战体系。2022年,全市传统侵财案件发案持续下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下降、破案数上升,群众安全感达99.4%、满意度达98.6% 

  打得赢,也防得住。淮安公安机关依托公安检查站、治安卡口、警务查报站、警务工作站、135分钟”快反圈、武装巡逻组等防控支点,构建环市、环城、环核心区的地面防线,组建专业巡防队伍,建立市局、县分局、派出所三级巡防体系,在巡区重点部位设置若干必巡点,每日投入4000余名巡防警力,部署48个武巡车组动态巡查,实行“亮声+亮灯”“平面+立体”“定点+流动”的勤务模式,实现棋盘式布警、网格化巡逻,淮安主城区重点部位见警率提升20%,警情处置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7.9%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